- 基本解释
葵莼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蓴》。
- 基本含义
- 指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人。
- 详细解释
- 成语“龟莼”由“龟”和“莼”两个词组成。“龟”指乌龟,象征懒惰、迟钝;“莼”指水中的水生植物,比喻安逸、享乐。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追求安逸、懒散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思进取、懒散度日、不愿付出努力的人。在工作、学习等场景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肯努力进取,只追求享乐的人。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了一个关于“龟莼”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位官员,一个姓龟,一个姓莼。龟官员不思进取,只追求享乐,莼官员则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后来,齐国国君想要选拔人才,便命令两位官员分别写一篇文章。最终,莼官员写的文章被选中,而龟官员却因为懒散不思进取而落选。因此,人们用“龟莼”来形容那些懒散不肯努力的人。
- 词语结构
- 主体结构为“龟莼”。
- 例句
- 1. 这个人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龟莼。2. 不要成为一个龟莼,要勤奋努力追求进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乌龟懒洋洋地躺在水中的水生植物上,享受着安逸的生活。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真是个龟莼。初中生:他从来不做作业,只想着玩,真是个龟莼。高中生:他对学习毫无兴趣,总是追求享乐,真是个龟莼。大学生:他整天无所事事,不愿付出努力,真是个龟莼。成年人:他只追求安逸,不肯努力进取,真是个龟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