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叹服。《后汉书·符融传》:“ 郭林宗 始入京师,时人莫识, 融 一见嗟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动必研几,当时嗟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崇 ( 君崇 )大嗟服,曰:‘此后生 颜子 也!’”
- 基本含义
- 嗟服指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佩服、敬畏,并由此产生自愧不如的情绪。
- 详细解释
- 嗟服一词源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鲁鸟啭啭,既替余子说之;嗟尔君子,维福之至哉!”其中,“嗟尔君子,维福之至哉!”意为“哎呀,你这位君子啊,福气真是太好了!”。后来,“嗟服”成为一种表达对别人才智、品德等方面的敬佩之情的成语。
- 使用场景
- 嗟服常用于形容对别人的才能、品德、成就等感到非常佩服和敬畏的情感。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优秀表现,也可以用于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敬佩之情。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鹤鸣》中的故事起源已在详细解释中提及。
- 词语结构
- 嗟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嗟”表示叹息、敬佩的情感,“服”表示钦佩、敬畏的情感。
- 例句
- 1. 他的才华和努力令人嗟服。2. 我对他的勇气和毅力感到嗟服。3. 他的成就令人嗟服,真是了不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嗟服这个成语:1. 将“嗟”字联想到叹息和敬佩的情感,将“服”字联想到钦佩和敬畏的情感。2. 可以将“嗟服”拆解为“嗟”和“服”,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再将两个部分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深入学习嗟服这个成语:1. 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等,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2.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寻找并记录使用嗟服的场景和情境。3. 多与他人交流,了解他们对嗟服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绘画水平真是令人嗟服。2. 初中生:我对他的成绩真是嗟服不已。3. 高中生:他的领导能力让人嗟服。4. 大学生:他的创新思维真是让人嗟服。5. 成年人:他的人品和品德令人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