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刚毅、不阿谀奉承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有坚定原则的人,不屈服于外界压力或诱惑。
- 例句
- 1. 他的性格棱觚,从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2. 这个领导人坚持原则,不阿谀奉承,是一个棱觚之人。
- 基本含义
- 棱角分明,形容人的性格或言行刚直不阿。
- 基本解释
觚棱。殿堂屋角的瓦脊。因其呈方角棱瓣之形,故称。 明 夏完淳 《秦女卷衣》诗:“縹緲复殿冷棱觚,碧窗翠瓦缀珊瑚。”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性格或言行相关的成语,如“刚正不阿”、“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棱觚的人,不做捣乱的小孩子。2. 初中生:他是一个棱觚之人,从不向别人低头,坚持自己的原则。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棱觚之人,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追求真理和正义。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有棱角,不阿谀奉承,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要保持棱觚的性格,不为利益妥协,坚持自己的原则。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一则故事。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他带领军队攻打齐国,齐国的国君田和派人去招降吴起,但吴起坚决拒绝了。田和对吴起说:“你不愿降我,难道还想效仿齐国的大臣公孙敖吗?”公孙敖是齐国的大臣,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曲意奉迎,最终被齐国君主杀害。吴起听后,回答说:“我与公孙敖有何相似之处?我是棱角分明的觚,而他只是一个空洞的觚。”意思是吴起坚定自己的原则,不愿屈服于压力,不像公孙敖那样阿谀奉承,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棱觚”与“棱角”和“觚”两个词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有棱角的觚器,表示一个人性格刚正,不阿谀奉承。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棱觚是由“棱角”和“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棱角指的是物体的边角,觚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酒的器皿。棱角分明的觚比喻人的性格或言行刚直,不阿谀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