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完璞一词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原始、朴素状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天真无邪、纯真无暇;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件事情没有经过修饰、加工,保持原始的本质。
- 例句
- 1. 这幅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完璞之美。2. 她的笑容朴实无华,完全展现了她的完璞个性。
- 基本含义
- 指未经雕琢、打磨的玉石,比喻人或事物原始、朴素、未经修饰的状态。
- 基本解释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顾况 《送友失意南归》诗:“衣挥 京洛 尘,完璞伴归人。”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近百年来,高风寥邈矣,而先生独奋发於陈编蠹简之中,成之以勇迈不回之气,佐之以坚苦廉毅之操,内外完璞,挺为伟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玉石的重视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朋友的笑容很完璞,一点都不做作。2. 初中生:在这个现代社会,很难找到完璞的友谊。3. 高中生:这部电影以一个完璞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4. 大学生:在这个商业化的世界里,很难找到一片完璞的土地。5. 成人:这个品牌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完璞的设计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鹤鸣》中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其中用到了“石之下”的描述,从而引申出“完璞”的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完璞”与未经修饰的玉石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完璞一词来源于《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将恐将闻,住石之下。”其中“石之下”指的是山石下面的洞穴,而“完璞”即指洞穴中的玉石,表示玉石未经雕琢、打磨,保持原始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没有经过加工、装饰,保持朴实、原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