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枯砚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非常深厚,经验非常丰富,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学识。
- 例句
- 1. 他的学问像枯砚一样,深不可测。2. 这位教授的学识渊博,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枯砚。
- 基本含义
- 指用得很久的砚台,比喻学问深厚、渊博。
- 基本解释
干涸的砚池。 宋 陈与义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使用砚台的传统,以及砚台在中国书法和绘画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学问像枯砚一样,我们每天都能从她那里学到很多知识。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他是我们学校的枯砚。3. 高中生:这位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被誉为学术界的枯砚。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学识渊博,他是我们学院里的枯砚之一。
- 故事起源
- 枯砚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枯砚的学者,他一生都在读书学习,从不参与社交活动。当他老去之后,人们发现他用了整整一块砚台,这个砚台已经变得非常枯燥。于是,人们就用“枯砚”来形容他的学问渊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枯砚的形象与学问深厚、经验丰富的人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枯砚,是由“枯”和“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枯,指的是干燥、不湿润的状态;砚,指的是用来磨墨的石头。枯砚的基本含义是指用得很久的砚台,比喻学问深厚、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