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君主具备高尚品质和明智才能,能够以德治国、造福百姓。
- 例句
- 1. 他是一位圣君,以德治国,使国家繁荣昌盛。2. 这位领导具备圣君般的才德,深得民心。
- 基本含义
- 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 基本解释
◎ 圣君 shèngjūn
(1) [sage]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圣君,如孔子、唐太宗等,了解他们的治国理念和对国家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位圣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圣君们学习,追求卓越,并且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圣君,他们的治国理念和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季康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问孔子谁是好学的弟子,孔子回答说有颜回是好学的人,只可惜他短命早逝了。季康子听后感叹道,全天下都知道有孔子这位圣人而不好学的人几乎没有,按照圣人的话来说,他们差不多可以被称为圣君了。
- 英文翻译
1.sage-king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圣君”一词来记忆,将“圣”与圣人的高尚品质联系起来,将“君”与君主的地位和权力联系起来,从而形象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1).犹圣主。《管子·任法》:“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説,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諫争。”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唐 李绅 《上党奏庆云见》诗:“五色传嘉瑞,千龄表圣君。” 明 刘基 《春兴·又用韵答严上人》:“圣君宵旰惟恭己,早晚阳和斡化机。”
(2).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墨子·尚贤中》:“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晋书·良吏传·曹摅》:“狱有死囚,岁夕, 攄 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攄 悉开狱出之,尅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 攄 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