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政典的词语解释
政典的意思
拼音:zhèng diǎn    注音:ㄓㄥˋ ㄉㄧㄢˇ
使用场景
政典常用于描述政府的法律体系、法规制度等。可以用于讨论政府的行政管理、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法律规范的遵守。
例句
1. 政府应该加强对政典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2. 在这个国家,政典是保障公民权益的基石。
基本含义
政府的法典,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基本解释

(1).记载治国的典章或制度的书籍。《书·胤征》:“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 孔 传:“政典, 夏后 为政之典籍。”《南史·齐纪上·武帝论》:“御袞垂旒,深存政典。”
(2).指政策和制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从前关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谣中窥探民风国运,采风观乐在 春秋 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政典。”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政府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法律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颁布的政典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法律。2. 初中生:了解政府的政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3. 高中生:政府制定的政典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故事起源
政典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法家思想。在古代,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由政府负责的,政典就是指政府制定的法典。政典的出现标志着国家治理的法制化进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政典这个成语:1. 将“政”字与政府、政权联系起来,表示政府的法律制度。2. 将“典”字与法典、法律联系起来,表示政府制定的法律规范。
词语结构
政典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
详细解释
政典是由“政”和“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政”指政府或政权,“典”指法典或法律。政典的含义是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是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
(0)
诗文中出现“政典”的诗词

感事·其一

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训政典留贻。

谁知高后垂帘事,又见成王负扆时。

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白头父老纷传说,上溯乾嘉泪欲垂。

(0)

无题二首·其二

百年功业自天开,化洽周南陋汉才。

朱鸟每从东海获,白禽还自越裳来。

绣衣玉斧严丹陛,衮冕桓圭列上台。

政典有余戎备略,秋风满地独兴哀。

(0)

塔湾行宫恭依皇祖示江南吏韵

豫游传夏谚,巡狩载虞经。

政典关休助,化工赞毒亭。

韶春方骀荡,品物早流形。

宣泽惟良吏,毋孤清跸停。

(0)

送泉州蒙古学正

王制严心画,臣工重古人。

朝廷政典大,岭海学宫新。

番舶槟榔唾,邮签荔子尘。

方言若翻译,谁与计偕陈?

(0)

感时述事十首·其十

秦皇县九宇,三代法乃变。

汉祖都咸阳,一统制荒甸。

豪雄既铲削,疮痍获休宴。

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

累岁减田租,频年赐缣绢。

太仓积陈红,圜府朽贯线。

是时江南粟,未尽输赤县。

方今贡赋区,两际日月竁。

胡为倚东吴,转饷给丰膳。

径危冒不测,势与蛟龙战。

遂令鲇与鲵,掉尾乘利便。

扼肮要国宠,金紫被下贱。

忠良怒切齿,奸宄竞攀援。

包羞屈政典,尾大不可转。

圣人别九州,田赋杨为殿。

中原一何膴,所务非所先。

豳风重稼穑,王业丘山奠。

夫征厉末习,孰敢事游燕。

哀哉罔稽古,生齿徒蕃羡。

一耕而十食,何以奉征缮。

长歌寄愁思,涕泪如流霰。

(0)

挽张之洞联

出任疆圻、入登钧轴,关系安危,大机括在保障南方、斡旋北极;

主持政典、总揽文明,动扬中外,备哀荣当声摇天宿、涕满坤舆。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