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摘,责骂。 明 高攀龙 《职方刘静之先生墓志铭》:“世固不乏修身洁行士也,然往往飭治象貌,不为世訾詬而已。” 清 吴敏树 《吴橒台哀辞》:“惜其以贫故,颠倒所为,不得一意尽力於文章,行身往往不自顾惜,蒙世之訾詬,亦不能无恨。”
- 基本含义
- 指指责、责备、批评。
- 详细解释
- 訾诟是一个古代成语,由“訾”和“诟”两个字组成。其中,“訾”指责备、指摘,贬义词;“诟”指责骂、诋毁,也是贬义词。合在一起,表示对人或事物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 使用场景
- 訾诟多用于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等场合,形容对不当行为或错误观点进行严厉批评。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表示对他人的过错或错误进行指责和批评。
- 故事起源
- 关于訾诟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訾诟在古代社会中被用来批评和指责那些不当行为或错误观点的人。该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当时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有关。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对这个项目的管理不力,引起了众人的訾诟。2. 他因为言辞激烈而受到了许多人的訾诟。3. 他的错误决策遭到了全体员工的訾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訾”和“诟”两个字的音节进行联想来记忆。例如,“訾”可以联想为“滋”,它的声音和“訾”相似;“诟”可以联想为“够”,它的声音和“诟”相似。将这两个音节联想在一起,形成“訾诟”,并与该成语的含义进行联想,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批评、指责相关的成语,如“批驳”、“责备”、“诋毁”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互相帮助,不要相互訾诟。2. 初中生:同学们不应该因为别人的缺点而訾诟他们。3. 高中生:在学术界,对错误观点进行批评和訾诟是非常重要的。4. 大学生:在辩论中,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方式进行訾诟,而不是以攻击性的言辞。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