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对的词语解释
大对的意思
拼音:dà duì    注音:ㄉㄚˋ ㄉㄨㄟ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观点,强调它们的差异和矛盾。可以用于讨论互相对立的观点、对比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等场景。
例句
1. 他俩的观点大对,争论了一个晚上也没能达成一致。2. 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大对,一个注重经济发展,一个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基本含义
形容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观点完全相反,相互对立。
基本解释

(1).对答天子之询问或策问。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陛下乃幸使九卿,问以朝廷之事,臣愚陋曾不足以承明詔,奉大对。”《汉书·公孙弘传》:“臣 弘 愚戇,不足以奉大对。” 颜师古 注:“大对,大问之对也。”
(2).指殿试。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自 嘉祐 中举进士,数为春官所却,至是始获奉大对於庭。” 明 谢谠 《四喜记·紫禁明扬》:“明日该廷试,你兄弟两人可预养精神,以充大对。”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沉筠钱铺》:“二公春闈试后,三月朔 体仁阁 御试,时尚未揭晓,故二十日同赴大对。”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大对”相关的成语,如“大同小异”、“大快人心”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的观点大对,一个喜欢吃苹果,一个喜欢吃橙子。初中生: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大对,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资本主义制度。高中生:这两个科学理论大对,一个支持进化论,一个支持创造论。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大对”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这个成语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口语中都有使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大对”。想象两个巨大的事物相互对立,形成一个巨大的冲突场面,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形容词 + 动词
详细解释
成语“大对”由形容词“大”和动词“对”组成。形容词“大”表示程度深远、重要,动词“对”表示相互对立、相反。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两个事物或观点完全相反、相互对立的成语。
(0)
诗文中出现“大对”的诗词

墨歌寄林明叔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

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0)

小重山.徐铎状元

延寿芸香七世孙。华轩承大对,见经纶。

溟鱼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骑,从清尘。

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一家春。

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

(0)

送黄推官

秀极武夷峰,清才气所融。

香名传日下,胜范迪时中。

大对承三道,清篇滞半通。

新吟池草绿,故事幕莲红。

参画文无害,沈英位未充。

谈高起废疾,檄壮愈头风。

圭璧严书殿,房心敞帝宫。

行颁上方笔,客特荐扬雄。

(0)

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复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

网罗当日得英雄,文阵三人各立功。

海里赤鲸疑有角,云中骐骥欲追风。

寻闻馆阁英声出,又见贤良大对通。

亦说年来畜奇业,蟭螟何计逐飞鸿。

(0)

先君与叔父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藏其一过藏其一名贤良砚

两翁出蜀时,不携一束书。

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谏官与御史,钳口惭青蒲。

翁登鸾台上玉堂,论恩献纳在帝旁。

居夷渡海不汝置,险阻艰难曾备尝。

(0)

送陈继先南还一百二韵

我本南海人,家住南海隅。

早年事脩饬,好读人间书。

学成思用世,不善藏名誉。

战文预乡选,挟策游皇都。

彤墀奉大对,玉陛听传胪。

地曹试初政,夏署膺新除。

金炉袖烟满,玉佩朝班趍。

一朝荷宠命,山海来星车。

雄关张节旆,公馆分兵符。

路当往来地,人秉中外枢。

安边慕韩范,制略谈孙吴。

圣朝治隆盛,疆境绝忧虞。

微才祇自效,禆补知有无。

客思易岑寂,远怀多郁纡。

举头望家乡,迢递万里馀。

老母在北堂,五旬将白颅。

长年旷定省,何由助欢娱。

一弟入庠序,亦作章句儒。

因循成壮大,白屋尚穷居。

宗族纷长幼,平安近何如。

亲朋久契阔,尊酒共谁俱。

中肠徒眷恋,音问总荒疏。

异乡知遇少,仕路人情殊。

谁能一相顾,使我怀抱舒。

惟君敦道义,义重胆气粗。

戒装自南行,不惮来程迂。

匹马经庾岭,扁舟渡鄱湖。

徘徊淮泗路,历涉齐鲁墟。

金台暂信宿,东蓟还驰驱。

朅来到关城,正值西风初。

逢迎相慰问,貌喜心怡愉。

淹留岁过半,谈论日无虚。

宵吟或至旦,午会恒达晡。

对床听夜雨,添炭拥寒炉。

疏食炊廪米,淡羹撷园蔬。

汲泉自烹茗,觅酒时投壶。

提携类手足,爱戴比蛩驉。

吾志慕清白,囊中无贮储。

君谓吾当然,勿为尘利污。

吾心喜公勤,未尝怠斯须。

君言勤王事,斯乃贤大夫。

气味夙有合,恩情久愈孚。

金兰差可拟,胶漆岂能踰。

观海惊浩渺,游山蹑崎岖。

缄书遥托雁,弹铗不因鱼。

吾方固留君,君亦忍别吾。

柰兹念高堂,惆怅寻归途。

春光斗明媚,生意才纷敷。

绿抽原上草,青结水面蒲。

和风动祖帐,好日明衣裾。

归欤偏自适,去意那能拘。

乡关过五岭,山色连番禺。

有湾号黄木,有渡名扶胥。

君家瞰江浒,夏屋应渠渠。

平田渺烟水,乔木荫枌榆。

眷言到何日,其在早秋乎。

入门拜二亲,戏舞莱子乌。

下堂叙亲识,嬉笑谈樵渔。

螯持毕卓蟹,鲙切张翰鲈。

果园新可赏,醪瓮正堪酺。

吾家相密迩,过访只须臾。

便思谒吾母,鄙意劳吹嘘。

不寄田子金,未导崔玢舆。

三春育寸草,曷以酬恩劬。

愿膺绵延福,永保康宁躯。

离别世常有,功名乃良图。

承颜谅有日,莫费频倚闾。

更烦语吾弟,先业须力扶。

奉母供子职,爱兄存友于。

读书未成业,能不惜居诸。

譬如旧耕野,慎勿令荒芜。

又如骅骝足,焉可混蟾蜍。

青云望踪迹,未许淹泥涂。

吾宗本诗礼,光禄旧规模。

传家积书籍,负郭遗膏腴。

书堪资讲读,田足供耕锄。

治生贵勤俭,赋税宜早输。

为言各自重,无习骄与谀。

亲友乐嘉遁,不肯干时需。

邓林富桐梓,荆璞藏瑾瑜。

昔时共乡邑,此别如秦胡。

寸心耿千里,一日三秋徂。

烦君相见顷,咸为道区区。

吾生本迂钝,材质犹散樗。

遭逢唐虞世,滥预南郭竽。

明堂蓄梁栋,搜取及欂栌。

廊庙用圭璋,亦不遗珣玗。

兹焉宣使事,坐守东城株。

来春觐丹阙,雨露当沾濡。

敢忘千载遇,思罄一得愚。

平生慕刚直,羞彼言嗫嚅。

由来守贞介,肯忍行趑趄。

方寸素自定,始终期不渝。

丁宁为君语,知君能亮予。

古道折杨柳,仆夫驾骊驹。

分襟异南北,握手成欷歔。

迁莺恋上苑,栖凤依高梧。

心驰越天远,目极飞云孤。

新吟束秋卷,旧剑汶湛卢。

送行愧无赆,村酒聊为沽。

更歌白雪词,比赠明月珠。

后会坚晚节,临风勿踟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