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官名。即州同知,为知州的副职。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谈资》:“﹝ 陈询 ﹞在翰林时忤一权贵,出为州同。”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翰林官》:“ 康熙 十六年十月, 圣祖 始设南书房,以侍读学士 张英 、序班 高士奇 、州同 励杜訥 入直。”《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他身上原有一个州同,就此加捐一个知州。”
- 基本含义
- 指相同的思想、观点或态度。
- 详细解释
- 州同是由“州”和“同”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州,指的是辖区,引申为地方行政单位;同,指的是相同、一致。州同表示在思想、观点或态度上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分歧。
- 使用场景
- 州同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某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意见统一,团结一致的情况。它可以用来表达团队合作、集体行动、共同目标等。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韩国大臣景涉和其他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景涉提出的意见和其他人完全一致,于是有人说:“景涉和众人的意见州同。”从此,州同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州同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 例句
- 1.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意见完全州同。2. 他们几个人的观点总是州同的,很少有分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州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地方行政单位中的人们都站在同一个州的位置上,意见完全一致,形成了州同的局面。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思想、观点一致相关的成语,如“异口同声”、“一致对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是州同的。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回答几乎都是州同的。3. 高中生:在班级会议上,我们就如何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了讨论,最终达成了州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