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砍削。 汉 枚乘 《七发》:“使 琴挚 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絃。”
- 基本含义
- 用刀斧砍杀,形容毫不留情地杀戮。
- 详细解释
- 斫斩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杀戮行为毫不留情、残忍无情。它常常用来形容暴力行为或者用来形容某人对待敌人或对手的态度毫不留情。
- 使用场景
- 斫斩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描述暴力行为或者形容某人对待敌人或对手的态度毫不留情的情况下。
- 故事起源
- 斫斩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十二年》:“斫斩犹以人之刑,何者?以无道也。”意思是杀戮之刑还是用来对待人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没有道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斫斩是一种酷刑,只有在没有道义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 词语结构
- 斫斩是由两个动词性的词语组成。斫的意思是用刀斧砍,斩的意思是砍杀。
- 例句
- 1. 这个暴徒斫斩了无辜的人,令人发指。2. 在战争中,敌人对待战俘斫斩毫不留情。3. 这个疯狂的杀手斫斩了一个无辜的老人,引起了公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砍杀”、“暴力行为”等相关的词语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尝试用这个成语造几个句子,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刑法和战争中的斩杀行为,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坏人斫斩了小猫,太可怕了!2. 初中生:在古代,人们用刀斧对待犯罪分子进行斫斩。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残暴的战争,敌人常常斫斩战俘以显示其残忍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