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权贵或有权势的人非常恭顺,不敢有丝毫不满或抗议的态度。
- 例句
- 1. 他对领导总是卑顺得像个奴才。2. 面对权贵,他总是卑顺地低下了头。
- 基本含义
- 指谦虚恭顺,低声下气,毫无自尊自爱之意。
- 基本解释
谦恭驯顺。 唐 元稹 《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自是 南阳王 勋名显於代,性卑顺不伐。”《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惟 雍廪 再三稽首,谢往日争道之罪,极其卑顺。”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他们遇了难就卑顺,得了势就骄横。”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恭顺、谦卑相关的成语,如“卑躬屈膝”、“卑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的话我都会卑顺地听。2. 初中生:他对老师总是卑顺地回答问题。3. 高中生:面对权威,我们应该保持卑顺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卑顺。”这句话中的“卑顺”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恭顺谦卑的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卑顺”拆解成“卑”和“顺”,卑指低下,顺指顺从。通过联想,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卑,低下;顺,顺从。卑顺形容一个人言行态度谦虚恭顺,毫无自尊自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