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苜蓿的词语解释
苜蓿的意思
拼音:mù xu    注音:ㄇㄨˋ ㄒㄩ
使用场景
苜蓿常用于形容事业、学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迅速,充满希望。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才的涌现和成长。
例句
1. 这个项目发展迅速,真是苜蓿啊!2. 他学习能力很强,真是苜蓿一般的人才。
基本含义
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基本解释

◎ 苜蓿 mùxu
[alfalfa] 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苜蓿的生长特点,以及苜蓿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努力学习,希望自己能像苜蓿一样茁壮成长。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就像苜蓿一样,成绩进步很快。3. 高中生:这个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苜蓿一般的学生在这里能够茁壮成长。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像苜蓿一样发展得很好。
故事起源
苜蓿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夫苜蓿之于牛也,亦为不可得而几矣。夫子一以为马牛之畜,曰‘子不可以畜马牛’。”这段话比喻了苜蓿的生长速度之快。后来,苜蓿成语逐渐引申为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的意义。
英文翻译

1.clove; clover; purple medic
2.【医】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苜蓿的生长速度,将成语与苜蓿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成语“苜蓿”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详细解释

(1).古大苑语buksuk的音译。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 西域 各国, 汉武帝 时, 张骞 使 西域 ,始从 大宛 传入。又称怀风草、光风草、连枝草。花有黄紫两色,最初传入者为紫色。可供饲料或作肥料,亦可食用。《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俗嗜酒,马嗜苜蓿。 汉 使取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唐 薛令之 《自悼》诗:“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 海盐 翁学训 严之 , 寿昌 人。为人严正,而接士宽厚。官贫斋冷,苜蓿自甘,未尝与寒生计束修已上。”
(2).马嗜苜蓿,故亦用作马的代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嘶风则苜蓿千群,卧野则騊駼万帐。”

(0)
诗文中出现“苜蓿”的诗词

凉州词

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风苜蓿长。

醉听古来横吹笛,雄心一片在西凉。

(0)

春残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0)

征陈至潇湘

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0)

题韩干马图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

心知不载田舍郎,犹带开元天子红袍香。

韩干写时国无事,绿树阴低春昼长。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

(0)

秋思二首·其一

乌帽翩翩九陌尘,杖藜谁记岸纶巾。

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廊庙似闻怜老病,云山渐欲属闲身。

墙隅苜蓿秋风晚,独倚门扉感慨频。

(0)

赠田九判官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