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微小或微不足道,也可以用于形容数量极少的事物。
-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利润微不足道,简直是粟粒。2. 在宇宙的广袤中,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粟粒。3. 他的贡献虽然微小,但也是粟粒中的一颗珍珠。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微小、细小的东西。
- 基本解释
(1).谷物的颗粒。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2).粟粒状之物。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十:“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君不见 武夷 溪边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笼加。”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粟粒”相关的成语,如“粟裕之才”、“粟红贯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只有一粒糖果,真是粟粒啊!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面积虽然很大,但和整个国家相比,只是粟粒。3. 高中生:虽然我在学术上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我仍然希望能为社会做出一点点粟粒之力。
- 故事起源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粟粒”的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经在楚国任官,后来因为忠于国家而被流放。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许多悲壮的诗篇,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和忧虑。有一次,屈原和贾生一起走在路上,看到一片麦田,贾生说:“这麦田真是好大啊!”屈原回答说:“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粒粟而已。”这句话意味着屈原对祖国的忧虑,他认为自己的国家应该更加强大和广阔,而不仅仅是这片小小的麦田。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粟粒”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形状,想象一颗非常小的谷物,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是 + 粟粒
- 详细解释
- 粟是一种小而圆的谷物,粒指粟的种子。粟粒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规模或数量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