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谨慎小心,不敢接受新的事物或尝试新的方法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过于保守、不敢冒险的人。
- 例句
- 1. 他太姬伯了,连最简单的决策都要反复考虑。2. 不要总是姬伯,有时候你需要勇于尝试新的事物。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不敢接受新的事物或尝试新的方法。
- 基本解释
即 周文王 姬昌 。《文选·张衡<东京赋>》:“仪 姬伯 之 渭 阳,失熊羆而获人。” 薛综 注:“ 姬伯 , 文王 为 西伯 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谨慎小心相关的成语,如“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太姬伯了,连玩新游戏都不敢尝试。2. 初中生:她太姬伯了,不敢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3. 高中生:他太姬伯了,不敢报考自己梦想的大学专业。4. 大学生:她太姬伯了,不敢尝试创业,害怕失败。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姬伯的故事源于《战国策·齐策一》中的记载。故事讲述了姬伯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导致错失了一个重要机会,成为了谨慎小心的代名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姬伯的形象与过于谨慎小心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一丝不苟地在一个小小的圈内行走,不敢踏出去。
- 词语结构
- 姬伯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姬伯,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姬伯是齐国的大夫,他非常谨慎小心,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不敢轻易接受新的事物或尝试新的方法。因此,姬伯成为了谨慎小心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