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纳节的词语解释
纳节的意思
拼音:nà jié    注音:ㄣㄚˋ ㄐㄧㄝ ˊ
基本解释

纳还朝廷所赐的旌节。亦借指辞官。《新唐书·齐映传》:“ 滑毫 节度使 令狐彰 署掌书记, 彰 疾甚,引 映 託后事。 映 因説 彰 纳节,归诸子京师。”《宋史·岳飞传》:“ 飞 与 庶 书:‘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 清 吴伟业 《赠何匡山》诗:“早年纳节卧沧浪,回首风尘鬢髮苍。”

基本含义
指能够顺应时令,合乎礼节,不失节制。
详细解释
纳节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谈合乎礼节,符合时令,不过分或不失节制。它强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礼仪,尊重他人,注意节制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纳节这个词语常常用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谈是否合适或得体的场合,尤其在提醒他人注意礼仪和节制的时候可以使用。比如,在社交场合,如果有人的言行过分或不得体,可以用纳节来提醒他们要注意自己的举止。
故事起源
纳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之邦,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时代,人们注重礼节和节制的遵守。这个成语正是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谈合乎礼节,不过分或不失节制。
词语结构
纳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纳”意为顺应、接受,第二个字“节”意为节制、规矩。组合在一起,表示顺应时令,合乎礼节,不失节制。
例句
1. 他的举止得体,言谈举止纳节。2. 她的礼仪令人赞叹,总是能够纳节地处事。
记忆技巧
记忆纳节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词义:纳节的“纳”可以与“接受、顺应”进行关联,而“节”可以与“节制、规矩”进行关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2. 创造场景
想象一个人在一个重要的场合,他的言行举止非常得体,合乎礼节,不过分或不失节制,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纳节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仪和节制相关的成语,比如“守礼”,“守分”,“守时”等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礼仪,尊重他人,注意节制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好,纳节地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要时刻保持纳节的言行,为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举止,纳节地与他人交流。
(0)
诗文中出现“纳节”的诗词

感春五首·其一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0)

涂次答宣徽富公书意

临并踰二期,病戚居其半。

虽以志自勉,精识奈耗乱。

故于一道事,十六七不干。

贪权莫即乱,罪大孰可逭。

纳节求本邦,所幸脱诛窜。

君仁恻至诚,亟俾贤者换。

与公同心人,金固其利断。

安然解印归,万喜无一惋。

为别信宿来,书日慰愚懦。

张瑟久不调,易调犹未断。

非才辱公知,处道诚一贯。

至于措置间,在理有殊判。

不当牵以私,经画误远算。

愿公新政条,布若星日灿。

害边者刬除,垢俗者涤浣。

使兹全晋民,比屋竞耸观。

仆远闻公为,省过安敢惮。

虽有好事徒,议论乌得间。

(0)

侍御王公生祠

皇天祚海濒,法星照南土。

使者天上来,豸冠持绣斧。

雅志在澄清,登车窃自许。

何以惠斯民,极力驱豺虎。

狐鼠亦潜奔,良善赖安堵。

海舶东南来,扬帆称大估。

亡命窜其间,蚁聚江之浒。

但利岛人金,不念居人苦。

索米尽民间,甘心日饷虏。

使君痌切身,未然辄先睹。

内安且外攘,全活真无数。

旱魃间为灾,小民忧百亩。

使君舍鹭车,步行躬祷雨。

甘澍满田园,盈畴复禾黍。

使君按部来,倏历三年所。

三尺自兢兢,惟民曰父母。

廛市无横征,囊箧谁多取。

井里轻薄儿,宁复旧豪举。

沧海有蛟龙,鳅鳝无夜舞。

千仞若鸾凰,鹰隼亦非伍。

使君纳节行,鸣珂入朝庑。

上有稷契邻,下有皋夔侣。

南顾念吾民,何由获爰处。

皇恩谅不次,万方胥镇抚。

简在有辉光,勋业照千古。

野老岁时心,伏谒瞻祠宇。

(0)

感春五首·其三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0)

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其二

无妨蜡屐并登危,碧汉泓澄欲四垂。

极北三尖疑华掌,天西一抹是峨眉。

灵风暗送双成管,宿雾初收玄武旗。

已是壮游殊未快,何如纳节领真祠。

(0)

李照者故徐方伯子与与仆之笔砚交也膺贡北上一诗赠之

襄南纳节任居诸,地下修文亦替除。

谁信青毡余旧宿,于今白首向公车。

垂钩渭叟长嫌直,结网唐家故不疏。

主府似怜三语掾,橐装无恙万言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