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复课的词语解释
复课的意思
拼音:fù kè    注音:ㄈㄨˋ ㄎㄜˋ
基本解释

◎ 复课 fùkè
[resume classes] 停课或罢课后恢复上课

反义词

停课、罢课

英文翻译

1.resume classes

基本含义
恢复正常的上课状态
详细解释
复课指的是学校或教育机构在暂停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的上课活动。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学校、班级或教育系统重新开始上课的情景。
使用场景
复课通常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校或教育机构重新开学时。它可以用来描述学生们返回学校、恢复正常的学习活动,或者指学校重新开始正常的教学工作。
故事起源
复课这个成语的起源没有具体的故事或传说。它是根据“复”和“课”两个词语的原义组成的,表达了恢复正常上课状态的意思。
词语结构
复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学校决定下周一复课,学生们都很高兴。2. 经过长时间的停课,学生们终于迎来了复课的日子。3. 学校宣布复课后,老师们开始为学生们备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复课”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来帮助记忆,即“复”表示恢复,而“课”表示课程。同时,可以将复课与学校恢复正常上课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教育相关的成语,例如“开学”、“放假”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教育领域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非常期待复课,因为我想见到我的同学们。2. 初中生:复课后,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3. 高中生:复课后,我们要尽快适应学习节奏,为高考做好准备。
(0)
诗文中出现“复课”的诗词

和王乐道烘虱

秋暑汗流如炙輠,敝衣湿蒸尘垢涴。

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于虎狼饿。

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

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

皮毛得气强复活,爪甲流丹真暂破。

未能汤沐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

踞炉炽炭已不暇,对灶张衣诚未过。

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旋磨。

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

已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

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

冢中燎入化秦尸,池上焮随迁莽坐。

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侔涕唾。

逃藏坏絮尚欲索,埋没死灰谁复课

熏心得祸尔莫悔,烂额收功吾可贺。

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

(0)

和王介甫烘虱

天生万物名品夥,嗟尔为生至么么。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

晨朝生子暮生孙,不日蕃滋踰万个。

透疏缘隙巧百端,通夕爬搔不能卧。

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

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薰烧无术奈。

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

大者洋洋迷所适,奔走未停身已堕。

细者懦怯但深潜,乾死缝中谁复课

黑者抱发亦忧疑,逃入幧头默相贺。

腥烟腾起远袭人,袖拥鼻端时一唾。

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歼夷非尔过。

吾家箧笥本自贫,况复为人苦慵惰。

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

朽缯坏絮为渊薮,如麦如麻寖肥大。

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

醯酸蜹聚理固然,尔辈披攘我当坐。

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0)

次韵梅山弟咏梅

冬塞方严春自通,老根芳脉与天融。

清于仙李月梁上,瘦似神苏雪窖中。

庾岭依然开信早,孤山无复课诗工。

一枝在手驿风远,渺渺予怀谁与同。

(0)

篝灯课子图,为谢节母题

西风萧瑟天气凉,奄奄夫婿病在床。

祷神求医兼问卜,佥云病已入膏肓。

回忆结缡才十稔,一朝撒手情何伤。

当时不难以身殉,下有孤儿上姑嫜。

仰事俯蓄赖十指,此身未便遽云亡。

况复夫君有遗命,是儿须令继书香。

春秋递嬗儿渐长,就傅归来立母傍。

母云志士惜日短,莫道愁人恨夜长。

日短夜长阴可惜,挑灯课读亦何妨。

机声书声相接续,夜如何其夜未央。

儿承母训苦自励,青年名已列胶庠。

又将母节达上听,冰霜励洁邀龙章。

母年今已逾七秩,暇复课孙体康强。

谢生持图索题咏,频年奔走笔墨荒。

况复在前有珠玉,骚坛健将推张黄。

聊将俚句表慈孝,传之家乘志不忘。

(0)

晨兴

小雨过郊墟,晨兴一事无。

残榴重结蕊,新燕续生雏。

书细犹能读,行迟渐要扶。

蔬畦恐芜没,且复课僮奴。

(0)

幽居五首·其四

种菜三四畦,畜豚七八个。

永言给宾祭,且复课慵惰。

霜清黄犊健,土润小雨过。

冬耕不可失,努力勿安卧。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