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典祏的词语解释
典祏的意思
拼音:diǎn shí    注音:ㄉㄧㄢˇ ㄕㄧˊ
基本解释

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典祏迁新主,司筵扫故宫。贞符疑改卜,大礼竟升中。”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作风正派。
详细解释
典祏一词源自《诗经·小雅·六月》中的一句诗:“典祏维周,永言配命。”意为“典型的祭祀,永远言说配合命令”。典祏在这里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规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在现代汉语中,典祏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作风正派。
使用场景
典祏多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作风正派。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得体。
故事起源
典祏一词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在古代,祭祀仪式是一种非常庄重的活动,要求参与者严格遵守规范和礼仪。只有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才能够担任典祏这个重要的角色。因此,典祏一词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的成语。
词语结构
典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校的典祏学生,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2. 这个社区的居民都很典祏,遵纪守法,互相帮助。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典祏”与“典型”的发音相连,典祏是典型的祭祀仪式,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祭祀仪式的文献,了解更多关于典祏的背景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典祏学生,每天都认真听讲,乐于助人。2. 初中生:作为学校的典祏学生,他在同学中树立了榜样。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被老师称为学校的典祏学生。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他一直以典祏的形象示范着正确的行为规范。
(0)
诗文中出现“典祏”的诗词

乾陵

代运当中绝,房帏召女戎。

诛锄宗子尽,罗织庶僚空。

典祏迁新主,司筵扫故宫。

贞符疑改卜,大礼竟升中。

复子仍明两,登遐获令终。

弥缝由密勿,回干赖元功。

祔庙尊亲并,因山宅兆同。

至今寻史传,犹想狄梁公。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