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同受日光照耀。旧以比喻同蒙皇恩帝德。《汉书·李寻传》:“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人君之表也。” 颜师古 注:“晷,景也。” 晋 陆云 《盛德颂》:“仰天镜文,五纬同晷。”
- 基本含义
- 指同在一个官职上任职,共同担任官职。
- 详细解释
- 同晷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晷是古代计时器的一种,用来测定时间,类似于现代的日晷。同晷的意思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在同一个官职上共同任职,共同担负责任。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多人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的场景。
- 使用场景
- 同晷一词常用于形容多人共同任职,共同合作的场景,特别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可以用来形容领导班子、团队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
- 故事起源
- 同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官员名叫郑国公,他任职期间非常勤奋尽责,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晷台旁边工作。后来,另一位官员名叫王国公也被任命到同一个官职,他看到郑国公的勤奋和努力,也决定和他一起共同工作,共同承担责任。于是,人们就用“同晷”来形容这种共同任职,共同努力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同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同”是副词,表示共同;“晷”是名词,表示计时器。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 例句
- 1. 领导班子中的成员要同晷共事,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2.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同晷努力,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同晷”这个成语与共同合作、共同努力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都在一起工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就像在同一个晷台旁边工作一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计时器的种类和用途,了解古代官职制度和官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同舟共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要同晷努力,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2. 小学生:班级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同晷,共同参与到班级活动中。3. 初中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同学们要同晷帮助,共同进步。4. 高中生:在班级的学习竞赛中,我们要同晷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5.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同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