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左传·文公十三年》载: 晋 大夫 士会 奔 秦 , 晋 恐 士会 为 秦 所用,就派 魏寿馀 到 秦 策动 士会 回 晋 。 士会 离 秦 时,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杜预 注:“策,马檛。”后即以“赠鞭”喻策马快行。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俺这里船临 汴水 休举棹,马到 夷门 懒赠鞭。” 清 钱谦益 《眼镜篇送张七异度北上公车》:“ 张兄 偕计北上 燕 ,束芻襚丝当赠鞭。”
- 基本含义
- 赠送鞭子,比喻给人以鞭策或警示。
- 详细解释
- 赠鞭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赠意为送给,鞭意为鞭策。赠鞭的含义是给人以鞭策或警示,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醒他们努力奋进。
- 使用场景
- 赠鞭常用于形容给别人以警示或鞭策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领导对下属进行督促或鼓励,或者朋友对朋友进行提醒和劝告等情境。
- 故事起源
- 据说,赠鞭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尝君的人物。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君,他在位时,非常喜欢赠送鞭子给人。他赠送鞭子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警示和鞭策人们努力奋进,改正错误。因此,赠鞭成为了形容给人以鞭策或警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赠鞭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赠和鞭。赠是动词,表示赠送的意思;鞭是名词,表示鞭策的工具。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赠鞭这个成语,表示给人以鞭策或警示。
- 例句
- 1. 老师赠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2. 领导赠鞭,督促员工提高工作效率。3. 朋友赠鞭,帮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向另一个人赠送一根鞭子,表示给他以鞭策和警示,帮助他改正错误。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故事和成语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成语的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赠鞭,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2. 初中生:班主任赠鞭,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努力,争取进入好高中。3. 高中生:家长赠鞭,要求我们要认真备考,争取上好大学。4. 大学生:导师赠鞭,希望我们能够积极投入研究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