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开堂 kāitáng
(1) 〈方〉
(2) [hold a court]∶升堂审讯,办案
(3) [set up a mourning hall]∶设灵堂
开堂吊孝
- 详细解释
(1). 宋 代译经院翻译新经时的仪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太平兴国 中,始置译经院於 太平兴国寺 ……每岁诞节,必进新经,前两月,二府皆集,以观翻译,谓之‘开堂’。”
(2).佛教语。指开坛说法。 宋 苏轼 《重请戒长老住石塔疏》:“大士未曾説法,谁作金毛之声;众生各自开堂,何关石塔之事。”《朱子语类》卷一○六:“顷 曾孝叙 知 青州 请一僧开堂,观者甚众。” 汪洋 《游鼓山四律示同游诸子》诗之三:“佛殿鸣鐘鼓,山深四月寒。开堂谈圣箭,喝水忆迴澜。”
(3).升堂;坐堂。 茅盾 《子夜》十一:“你们是新旧知县开堂会审么?”
(4).开始营业。
(5).设灵堂。如:开堂吊孝。
- 基本含义
- 开堂指的是开展官方会议或宣布重要事情的仪式。
- 使用场景
- 开堂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正式会议、庆典或重要活动的开场仪式。例如,可以用于形容政府领导人宣布国家重大政策的场景,或者用于形容学校开学典礼的仪式。
- 故事起源
- 关于开堂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源于古代官方会议的习俗。在古代,开堂是官方会议的重要环节,表示会议正式开始。
- 词语结构
- 开堂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开”和名词“堂”组成。
- 例句
- 1. 会议主持人开堂时,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会议议程。2. 学校开学典礼上,校长进行了一次庄重的开堂仪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开堂”与“官方会议”或“正式仪式”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开堂”与“开场白”进行类比,帮助记忆其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方会议的习俗和仪式,以及其他与会议、仪式相关的成语,如“开幕”、“闭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开堂时,老师宣布了明天举行的运动会的时间和地点。2. 初中生:学校开学典礼上,校长进行了一次庄重的开堂仪式,宣布新学年的目标和规划。3. 高中生:政府领导人在会议上开堂,向全国人民宣布了一项重大政策的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