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徵辞的词语解释
徵辞的意思
拼音:zhēng cí    繁体字:徵辭    
基本解释

1.证验其言辞;责问。《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 杜预 注:“言语相恨,当明徵其辞以审曲直。”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 荷兰 大惊,徵辞於 成功 。”
2.引证古人言辞。 唐 韩愈 《送牛堪序》:“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旁出入他经者,又诵数十万言。”

基本含义
徵辞是指徵询意见或徵求才能的辞章。
详细解释
徵辞是由“徵”和“辞”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徵”指徵询、徵求,“辞”指辞章、书信。徵辞形容徵询意见或徵求才能的辞章,是向他人请教或徵求帮助的一种方式。
使用场景
徵辞常用于书信、公函或正式场合中,表示对对方意见或才能的徵询。可以用于请教专家、寻求帮助、徵求意见等方面。
故事起源
徵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场文化。在古代,官员们常常需要请教或徵求他人的意见和才能,以便更好地处理事务。因此,徵辞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书信或辞章形式,用于向他人请教或徵求帮助。
词语结构
徵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徵”为动词,“辞”为名词。
例句
1. 他写了一封徵辞给教授,请教他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2. 公司经理向员工发送了一封徵辞,徵求大家对新产品的建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徵辞”分解为“徵”和“辞”两个字来记忆。其中,“徵”可以联想到徵求、徵询的意思,而“辞”可以联想到辞章、书信的意思。通过这样的记忆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徵辞相关的成语,如“徵求”、“请教”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了一封徵辞给老师,徵求她对我的作文的修改意见。2. 初中生:我通过徵辞向同学请教了数学题的解法。3. 高中生:我给大学教授写了一封徵辞,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和建议。4. 大学生:我通过徵辞向专家请教了关于我的研究课题的意见。5. 成年人:我给公司领导写了一封徵辞,徵求他的建议和支持。
(0)
诗文中出现“徵辞”的诗词

禁林宴会之什

青葱温树非尘境,鳌岫金銮近日边。

石壁天章垂雨露,璇题宸翰动云烟。

西垣贾马徵辞客,东观蓬瀛集列仙。

宴喜酡颜飞玉斝,铿锵奋藻擘花笺。

唐虞盛化高千古,葵藿倾心祝万年。

自顾薄才诚有愧,不知何以奉群贤。

(0)

龙尾砚同毛彦时随联句

歙水清以駃,歙山文且坚。

谁持玉斧琢,制此月样圆。

想当结绳后,要使鸟迹传。

雕锼见骨格,岂与瓦砾全。

陂陀百氏圃,泓澄九经渊。

墨海不复见,柯岩那可肩。

星稀涵纬象,眉绿生春妍。

规模异镕铁,濡写殊怀铅。

正当秋兔颖,发此霜松烟。

一从毛褚游,几作虫鱼笺。

徵辞想妃子,揾首怀张颠。

宁同李生瘗,聊续胡公镌。

常疑老蚌壳,浸润成膏妍。

坚踰鹅池铸,质射铜台埏。

纷纷况多伪,渴雀同栀鞭。

琳坳隐多水,十手寄所宣。

池光潋墨色,云气开毫联。

翔鸾及垂露,逸势徒飞骞。

谁云过圭璧,或用磨戈鋋。

吾今欲焚弃,负耒归园田。

(0)

亭林先生小像

孤愤伤行迈,深几密退藏。

徵辞海裔,穷士老咸阳。

陵舄缠哀切,楹书待后长。

至今传白眼,气貌郁苍凉。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