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当簿一词常用于劝告他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不要拖延,及时行动。比如,在工作中,当我们面临着一个紧急的任务时,我们可以对同事说:“这个任务很重要,我们应该当簿,不要拖延。”
- 例句
- 1. 面对重要的决策,我们不能再犹豫了,应该当簿行事。2. 老师提醒学生们在考试前要及时复习,不要等到临近考试时才开始,要当簿备考。3. 这个项目的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当簿,不能拖延。
- 基本含义
- 指在某种情况下,应当及时采取行动或做出决策,不要拖延。
- 基本解释
犹言感受接触。《荀子·正名》:“徵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 梁启雄 释:“簿,当读为《易·説卦》‘雷风相薄’之‘薄’。薄,接触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接於五官曰受,受之者谓之当簿。”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决策相关的成语,如“三思而后行”、“左右为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就要交作业了,我要当簿写完作业,不要拖到最后一刻。2. 初中生:学校组织的夏令营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要当簿准备好行李,不要忘记带必需品。3. 高中生:大学申请的截止日期快到了,我要当簿提交申请材料,不要错过机会。4.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时间已经确定了,我要当簿准备好答辩稿,不要在最后关头出差错。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当簿”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晋书·杜预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当簿”与“当部”谐音,将“部”想象成一个记录决策的本子,表示要及时做出决策,不要拖延。
- 词语结构
- 当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第一个字“当”表示“及时”,第二个字“簿”表示“记录”或“记事本”。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意义明确。
- 详细解释
- 当簿一词源自《晋书·杜预传》中的故事。杜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担任官职期间,曾经遇到过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当时,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但是他一直在犹豫不决,迟迟未能做出决策。最终,他的部下给他提醒说:“当簿时刻已过,现在是时候行动了。”杜预听后悔恨不已,意识到自己犹豫不决的错误,并立即采取了行动。从此以后,人们用“当簿”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应当及时行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