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反虏的词语解释
反虏的意思
拼音:fǎn lǔ    注音:ㄈㄢˇ ㄌㄨˇ
使用场景
反虏一词常用于描述抵抗外族侵略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或者表达对侵略者的抵制态度。在现代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任何形式的侵犯、压迫或欺凌的抗争。
例句
1.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反虏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2. 这个国家的人民历经磨难,终于成功反虏,重建了家园。
基本含义
反对外族入侵,抵抗侵略。
基本解释

造反者,反叛者。《汉书·昭帝纪》:“度辽将军 明友 ,前以羌骑校尉将 羌 王侯君长以下击 益州 反虏……有功。”《后汉书·任光传》:“大司马 刘公 将 城头子路 、 力子都 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 宋 秦观 《李泌论》:“﹝ 安禄山 ﹞一旦举兵犯顺,天下之人以为反虏,切齿攘袂,惟恐其不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抵抗侵略的故事和英雄事迹,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反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抗日英雄一样,勇敢地反虏,保卫我们的家。2. 初中生: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成功反虏,保卫祖国。3. 高中生:反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传承下去,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事起源
反虏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典籍《左传》中。《左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史书,记载了鲁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其中,有一则关于抵抗外族侵略的故事,成为了反虏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战士,站在家乡的边界上,坚决抵抗入侵者的侵略,反抗虏寇,捍卫家园。
词语结构
反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反”是动词,表示反对、抵抗;“虏”是名词,指外族侵略者。
详细解释
反虏是指反对外族侵略者,抵抗入侵的意思。虏指外族侵略者,反指抵抗、反抗。这个成语强调了民族自尊、抵抗外敌的精神。
(0)
诗文中出现“反虏”的诗词

昆阳城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0)

题四仙像四首·其一梅福

反虏鲸鲵世共雠,汉公勋业过伊周。

市门洒泪尘埃里,谁与朝廷植委裘。

(0)

题四仙像

反虏鲸鲵世共雠,汉公勋业过伊周。
市门洒泪尘埃里,谁与朝廷植委裘?

(0)

五哀诗·晁大夫

人主恩犹盛,谗夫开舌端。
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虏齿缠冷,谋臣心尽寒。
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