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浩然之气常常用来形容有志向、有责任感、有气度的人。可以用于赞美有胆识、有担当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胸无大志、无所作为的人。
- 例句
- 1. 他有着浩然之气,总是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和坚定。2. 这位领导不仅有才华,更有浩然之气,深受员工的敬佩和信任。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气概雄伟豪迈,胸怀宽广,具有崇高的气势和品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浩然正气”、“浩然之志”等,以扩展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有浩然之气,勇敢地面对困难,不向困难低头。2. 初中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有浩然之气,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 高中生:考生们在备战高考的道路上需要有浩然之气,坚持不懈,迎接挑战。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怀揣浩然之气,立志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浩然之气,坚守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 故事起源
- 浩然之气最早出自《论语·述而》:“君子以成德为本,以立业为末,以修身为身,浩然之气,不可方物。”这句话中的“浩然之气”形容了君子的气概,表达了君子应当具备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气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浩然之气”与宽广、壮大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高大雄伟的山脉,给人以威严和庄重的感觉,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的+名词
- 词语解释
- hào rán zhī qì ㄏㄠˋ ㄖㄢˊ ㄓㄧ ㄑㄧˋ
浩然之气(浩然之氣)
正气;正大刚直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后汉书·姜肱传》“詔书至门”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肱 抗陵云之志,养浩然之气。” 元 张可久 《寄生草·翻归去来辞》套曲:“美哉之志乐田园,浩然之气衝天地。”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虽然也是些浩然之气,只是刚勇太过,近於嚣张。”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