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行动、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军队、警察等执行任务时的机敏和迅速。
- 例句
- 1. 他在危急关头表现出了警遒的智慧和勇气。2. 这支特种部队成员都是身手敏捷,警遒过人。
- 基本含义
- 形容警觉敏捷,行动迅速。
- 基本解释
警拔遒劲。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 叔源 失步, 明远 变色。”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七章二:“ 朓 诗精丽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错出,而风格也警遒劲挺,不流于弱。”参见“ 警拔 ”。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警觉敏捷、行动迅速相关的成语,如“机警如斯”、“迅捷如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跳绳比赛中表现得很警遒,连续跳了100下。2. 初中生:他在足球比赛中的反应非常警遒,每次都能迅速抢到球。3. 高中生:考试前他的复习效率很高,警遒地完成了所有的题目。4. 大学生:实习期间,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警遒的素质,得到了导师的赞赏。
- 故事起源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淮阴侯刘邦在与项羽之间的战争中,刘邦的部将韩信兵败被追击的情景。韩信被敌人追得很紧,但他没有被吓倒,而是冷静地观察敌情,随即采取了迅速的反击行动,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捕。刘邦看到韩信的表现后,赞叹道:“韩信真是警遒之将!”从此,警遒成为形容人行动迅速、警觉敏捷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警遒可以联想为“警报”和“迅捷”,想象一个人在接到警报后迅速行动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警遒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警遒是由“警”和“遒”两个字组成。警指警惕、警觉,遒指疾速、迅捷。警遒形容人警觉敏捷,行动迅速,反应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