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舍身的词语解释
舍身的意思
拼音:shè shēn    注音:ㄕㄜˋ ㄕㄣ
使用场景
舍身一词常用于描述为了大义而牺牲自己的人,尤其是在面临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它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军人、爱国的志士、救人的英雄以及为了正义而牺牲的人。
例句
1. 他为了保护那个孩子,舍身挡住了来袭的车辆。2. 在战场上,士兵们舍身保卫国家的领土。3. 这位医生舍身救治病人,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赞扬。
基本含义
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基本解释

(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梁书·武帝纪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 ,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2).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 ,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舍身相关的成语,如“舍己为人”、“舍己救人”等。探索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如何表达对勇敢和奉献精神的赞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舍身冲上去救了溺水的小狗。2. 初中生:这位消防员舍身救出了被困在火灾中的居民。3. 高中生:为了抵御外敌,这些士兵舍身保家卫国。4. 大学生:他舍身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楚国遭受排挤后,为了表达对楚国民众的关怀和忧虑,写下了《离骚》等许多著名的诗篇。然而,他的诗被诋毁,他的忠诚也受到了怀疑。最终,他选择了投江自尽,舍身以示忠诚和为民请命的决心。
记忆技巧
可以将“舍身”与“牺牲”、“奉献”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危险中,舍弃自己的身体来帮助别人,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词语结构
舍身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舍”和“身”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舍身指的是为了某种事业或信念,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身体。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勇敢、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近义词

捐躯、牺牲

(0)
诗文中出现“舍身”的诗词

惜春容.台城

城边曾记种杨柳。城里兴亡似翻手。

流汗空惊跛脚奴,舍身不济枯肠叟。

金床宫女暗垂泪。石阙贡人空顿首。

谁怜辛苦为江山,一错难成值重九。

(0)

咏怀诗十首·其二

我本自在仙,一念落人间。

人羊既更易,识性亦推迁。

舍身复受身,来去如轮旋。

白骨何峨峨,高于毗富山。

已忍多生恸,乐土何由还。

(0)

游牛首山·其三

攀萝跻绝巘,忽已在高旻。

洞窈人逃疾,台荒帝舍身

山山间野鹤,树树长龙鳞。

偶坐流花涧,听泉岸白纶。

(0)

佛手岩

上方台殿此登临,钟鼓沉沉万木深。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禅心。

倒崖有地开兰若,绝壁无门扣竹林。

安得舍身从老衲,蒲团终日观黄金。

(0)

梁武帝

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0)

尧章金铜佛塔歌

白石招我入书斋,使我速礼金涂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钱王禁中物。

上作如来舍身相,饥鹰饿虎纷相向。

拈起灵山受记时,龙天帝释应惆怅。

形模远自流沙至,铸出今回更精致。

钱王纳土归京师,流落多在西湖寺。

钱王本是英雄人,白莲花现国主身。

蛇乡虎落狗脚朕,何如红袍玉带称功臣。

天封坼开即退听,两浙不闻笳鼓竞。

归来佛子作护持,太师尚父尚书令。

一枚传到白石生,生今但有能诗声。

同袍秦外铦师兄,哦诗礼塔作佛事,同吃地炉山芋羹。

何曾薰陆绮床供,但见相轮铜绿明。

哦诗礼塔犹未毕,芦叶低飞山雨湿。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