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太息一词常用于形容个人或群体的悲伤、忧愁或无奈的心情。它可以用来描述失去亲人、遭遇困难或面对挫折时的内心感受。
- 例句
- 1. 他太息着告诉我,他失去了最爱的人。2. 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我不禁太息一声。
- 基本含义
- 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 基本解释
◎ 太息 tàixī
(1) [have a deep sign]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太息相关的成语,如“太平盛世”、“太阿倒持”等,来进一步丰富对太息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小猫被车撞了一下,不禁太息了一声。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我心里太息不已。3. 高中生:听到老师离职的消息,全班同学都太息连连。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我不禁太息了一下,然后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方向。
- 故事起源
- 太息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其中有一句诗写道:“太息繁霜,百川东到。”这句诗描绘了大地上的百川流向东方,暗喻了人们的心情沉重,感叹时光的流逝。
- 英文翻译
1.[书] heave a deep sigh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太”字表示极度、非常,而“息”字表示叹息、呼吸,来记忆太息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悲伤或困难时,内心沉重地叹了一口气,表示太息。
- 词语结构
- 太息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太”和“息”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庄子·秋水》:“ 公子牟 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史记·苏秦列传》:“於是 韩王 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 秦 。’” 司马贞 索隐:“太息,谓久蓄气而大吁也。” 宋 叶适 《上西府书》:“天子为之忧愧太息,引咎镇抚,然后少安。”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令人太息古昔工程的坚美。”
(2).长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张介宾 注:“闰,餘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
- 近义词
叹息、嗟叹、咨嗟、欷歔、叹气、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