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赏识。《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濛 别传曰:‘ 濛 与 沛国 刘惔 齐名,时人以 濛 比 袁曜卿 , 惔 比 荀奉倩 ,而共交友,甚相知赏也’。”《北齐书·斛律羌举传》:“时 高祖 欲招怀远夷,令 羌举 使於 阿至罗 ,宣扬威德,前后称旨,甚被知赏。”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
- 基本含义
- 了解并欣赏事物的美好之处。
- 详细解释
- 知赏是指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和欣赏,能够发现其中的美好之处。它强调的是通过认知和感受去理解和欣赏事物,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观察和评价。
- 使用场景
- 知赏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或对某一领域有深入了解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文学、音乐、绘画、自然景观等方面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独到的见解。
- 故事起源
- 《东晋·陶渊明》中有一则故事,陶渊明在田园中写下了他的名篇《归园田居》。他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个成语就是从陶渊明的这篇文章中引申出来的,形容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入了解和欣赏。
- 词语结构
- 知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人,对古诗词有着很深的知赏之情。2. 这个音乐家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技巧都非常出色,他的演奏让人真正感受到了知赏的乐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知赏的发音“zhī shǎn”与“知山”进行联想,山代表着大自然的美好,而知赏则表示对自然美的了解和欣赏。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艺术、文化和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雅俗共赏”、“鉴赏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经常去公园欣赏花草树木,我觉得这是一种知赏的体验。2. 初中生:我对音乐很感兴趣,每天都会听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这样可以提高我的知赏能力。3. 高中生:我喜欢看古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可以增加我对古代文化的知赏之情。4. 大学生:我学习艺术专业,对绘画和雕塑有着特别的兴趣,我希望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