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说到必做到的信用。 三国 魏 锺会 《成侯命妇传》:“虽接鄙贱,必以言信。”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但见不给其赏,便以为朝廷爱惜此钱,不守言信。”参见“言必信,行必果。”
- 基本含义
- 言行真实可信,诚信守信。
- 详细解释
- 言信是指说话和行事都真实可信,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行一致,即所说的话要与所做的事相符合,以此来体现一个人的诚信和可信度。
- 使用场景
- 言信常用于赞美一个人言行一致,诚实可信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信任和赞扬。
- 故事起源
- 言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的记载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名叫季文子的人,他在西周时期担任了一个重要的官职。季文子非常尊重诚信,他说过的话都会一直遵守并实行。因为他的诚实可信,他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赏。
- 词语结构
- 言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言”表示言语,即说话;“信”表示信任,即诚信守信。
- 例句
- 1. 他一直言信,所以大家对他非常信任。2. 这个公司以言信为本,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言”字和“信”字分别与说话和诚信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另外,也可以通过将成语放入实际场景中,想象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在言行中展现出他的品质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诚信文化和道德观念,以及其他与诚信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因为他一直言信。2. 初中生: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言信待人,不撒谎。3. 高中生:在考试中,言信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作弊。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言信守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