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感概的词语解释
感概的意思
拼音:gǎn gài    注音:ㄍㄢˇ ㄍㄞˋ
使用场景
感概常用于描述对某种经历、情感、人生等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演讲等场景中使用。
例句
1. 我对生活的感概越来越深。2. 在他的演讲中,他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感概。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概。
基本含义
对事物的感触和概括。
基本解释

亦作“感槩”。1.谓情感愤激而有节概。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 彦国 感概请奉使,誓将摧折其锋鋩。”
(2).感触;感叹。 宋 王安石 《舟夜即事》诗:“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关于感概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对新学期的感概越来越深,希望能有更多的进步。初中生:看到老师退休的消息,我不禁产生了对学校生活的感概。高中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天,我站在校园里,感概万千,回想起这三年的点点滴滴。大学生:走出校门,我对大学生活的感概油然而生,感谢这段宝贵时光。成年人:岁月匆匆,每当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不禁感概万千,时光如梭,不容错过。以上是关于词语“感概”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感概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大宗师》中,用于描述人们对于生活和道德的思考和感叹。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的词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感概与“感触”和“概括”联系起来记忆。感概是对事物的感触和概括,可以通过思考和总结来产生。
词语结构
感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感概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感触和概括。它可以表达对某种情感、经历、人生等的总结和思考。通常用于表达感叹、慨叹、思考等情绪和心理状态。
(0)
诗文中出现“感概”的诗词

贾生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

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

(0)

舟夜即事

火炬临遥岸,馀光照客船。

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

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0)

游东西岩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0)

感兴

文章天所秘,赋予均功名。

吾尝考在昔,颇见造物情。

离堆太史公,青莲老先生。

悲鸣伏枥骥,蹭蹬失水鲸。

饱以五车读,劳以万里行。

险艰外备尝,愤郁中不平。

山川与风俗,杂错而交并。

邦家志忠孝,人鬼参幽明。

感概发奇节,涵养出正声。

故其所述作,浩浩河流倾。

岂惟配诗书,自足齐韶韺。

我衰敢议此,长歌涕纵横。

(0)

咏史

夜雨灯前感概深,为邦一士重千金。

风云未展康时略,天地能知许国心。

剑忽拄颐都将相,帽曾压耳隐山林。

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

(0)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其二

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游客贾生多感概,闲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云烟老,宫废连昌草木长。

路出蒿高应少驻,孱颜新过一番霜。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