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伏豹的词语解释
伏豹的意思
拼音:fú bào    注音:ㄈㄨˊ ㄅㄠ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隐藏实力、不轻易暴露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势力暗中积聚实力,准备时机成熟时一举发力的情况。
例句
1. 他平时看起来很平静,但实际上他是一个伏豹,一旦发起攻击,无人能敌。2. 这个组织一直在暗中积聚实力,他们是一支伏豹,等待着最佳时机。
基本含义
指隐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人或势力,也可形容隐藏实力、不轻易暴露的情况。
基本解释

唐 代称官吏遇节假日留署值班为“伏豹”。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豹直》:“御史旧例,初入臺陪直二十五日,节假直日,谓之‘伏豹’,亦曰‘豹直’……‘伏豹’者,言众官皆出,己独留,如藏伏之豹,伺候待搏,故云‘伏豹’。”参见“ 豹直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藏龙卧虎”、“暗度陈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平时看起来很安静,但他是一个伏豹,一旦打架,就能打败很多人。中学生:这个团队一直在暗中训练,他们是一支伏豹,等待着比赛的到来。大学生:这个公司一直在暗中研发新产品,他们是一支伏豹,等待着市场机会。
故事起源
成语“伏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狩猎活动。在古代,豹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它们通常潜伏在深山中,等待猎物的到来。因此,人们常常用“伏豹”来形容隐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人或势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豹子隐藏在暗处,等待时机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伏豹躲在草丛中,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伏豹一词源自于《诗经·小雅·车攻》:“伏豹既执,有猋之势。”其中“伏豹”指潜伏在深山中的豹子,它虽然隐藏在暗处,但却具备强大的攻击力量。因此,成语“伏豹”用来形容隐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人或势力。
(0)
诗文中出现“伏豹”的诗词

壮哉于菟豪且雄,猛气不与凡兽同。

吞牛伏豹爪牙利,空谷一啸来天风。

黑为文兮白为质,光彩斑斑炫晴日。

妥尾横行不畏人,百兽满山皆股慄。

渡河负子一何仁,衔符化石亦以神。

藜藿因之不敢采,固知鸷悍无与伦。

天生英物真奇特,庸史如林貌不得。

此图分明意态新,绝似南山真白额。

心闲气定神扬扬,眼如夹镜双瞳光。

向非笔端巧如此,此物安得来高堂。

卒然一见惊心目,势若负嵎谁敢触。

听之不闻声咆哮,但觉端端徒蹢躅。

吁嗟此兽名山君,狐兔屏迹难为群。

五云深处陪苍鳞,馀威自足清祅氛。

(0)

小师智广请赞

泽广藏山,理能伏豹。父既不慈,子亦不孝。

吉凶影象自分明,不用烧香求卦兆。

(0)

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其二

暂辍班心出汉宫,遥天独鹘五云中。

三驺已控笼街肃,八印今提按辔雄。

藜藿满山瞻伏豹,烟霞落纸羡游鸿。

为霖共喜公田毕,涓滴犹私及老农。

(0)

严丈泰伯见贻古句次韵为答

意行无东西,偶成一段奇。

寻山得幽伴,遂尔相娱嬉。

水涉渔梁窄,山循鸟道危。

每惭衣上尘,素染已如淄。

新安山水邦,寺屋多断碑。

摩挲青莓苔,往往识岁时。

所贵眼界阔,岂畏足力疲。

榜舟或扶舆,上下适其宜。

吊古践陈迹,怀贤理前规。

吕侯读书堂,遗祀留丰姿。

恨生异代深,遐躅无由随。

寂寥付短篇,酩酊持屈卮。

是日颇款曲,有时还切偲。

虽云各笑语,卒复度礼仪。

英英钓濑仙,其学夙素知。

譬彼巨渊薮,蟠伏豹与螭。

一旦奋迅去,谁复维絷之。

观乎律调雅,益悼馀子卑。

示我千百年,匪特用自怡。

传玩入铃斋,使君亦伸眉。

由来绝俗士,定有惊人诗。

激烈薄层穹,豁达开晴曦。

况同陟山颠,又已还水涯。

物色既甚富,身世真若遗。

昨非兴寄清,曷浣穷陋悲。

白雪本寡和,载赓思尤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