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用蔷薇露洗手。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大雅之文》:“ 柳宗元 得 韩愈 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薰玉蕤香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尺牍用语有“盥薇雒颂”,本此。
- 基本含义
- 形容品德高尚,清洁无瑕。
- 详细解释
- 盥薇是由“盥”和“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盥”指洗涤,清洁,“薇”指美好的草木。盥薇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如同洗涤过的美好草木一样,清洁无瑕。
- 使用场景
- 盥薇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清洁无瑕。可以用来称赞他人的道德或品质。
- 故事起源
- 《史记·邹阳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邹阳是一个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有一次,邹阳在一个庄园里看到一片美丽的薇草,他非常喜欢,就命仆人将薇草挖起来,洗净后种在自己的庭院里。后来,当有人问起薇草的名字时,邹阳回答说:“这是盥薇。”因为他觉得这片薇草就像他自己的品德一样美好。故事传开后,人们就用“盥薇”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清洁无瑕。
- 词语结构
- 盥薇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盥”和名词“薇”组成。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可以说是盥薇之身。2. 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总是如盥薇般清洁。3. 他的言行举止都如盥薇般纯洁无瑕。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盥薇”联想成一个人在清洗美丽的薇草,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清洁无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品德观念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洗耳恭听”、“洗心革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像盥薇一样纯洁无瑕。2. 初中生:她的品德高尚,可以说是盥薇之身。3. 高中生:我们应该向盥薇一样,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4. 大学生:他的言行举止总是如盥薇般清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