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景风的词语解释
景风的意思
拼音:jǐng fēng    注音:ㄐㄧㄥˇ ㄈㄥ
基本解释

(1).祥和之风。《尸子》卷上:“祥风,瑞风也。一名景风,一名惠风。”《列子·汤问》:“景风翔,庆云浮。”《法苑珠林》卷七:“ 李巡 曰:‘景风,太平之风也。’”
(2).八风之一。南风。《史记·律书》:“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曰景风。”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蕤宾,乐律名,配阴历五月。 唐 李白 《过汪氏别业》诗之二:“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明 杨慎 《伊兰赋》:“开以景风之俶辰兮,贯乎星回之火节。”
(3).八风之一。东南风。《淮南子·墬形训》:“东南曰景风,南风曰巨风。”
(4).八风之一。东风。《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望侧阶而容贤,候景风而式典。” 刘良 注:“景风,东风也。”

基本含义
景物和风景的气候状况。
详细解释
景风是指风景的气候状况。它用来形容景物的美丽与宜人,通常指自然景观或人工景观。这个成语强调了风景的美丽和气候的宜人,给人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使用场景
景风常用于描述风景如画的地方,如山水之间、花园中、公园里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气候宜人,如宜居的城市、度假胜地等。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在古代,文人喜欢以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他们常常用景物的气候状况来形容美丽和宜人的环境。因此,景风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词语结构
景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景”是名词,表示风景;“风”是名词,表示气候状况。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这个公园的景风如诗如画,吸引了很多游客。2. 我们去度假的地方景风宜人,让人心情愉快。3. 这座城市的景风非常好,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
记忆技巧
记忆景风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法。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这就是景风的意境。通过与实际的风景结合,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景色如画”、“风和日丽”等,来拓展你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景风非常好。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校园景风宜人,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3. 高中生:我期待着去那个度假胜地,听说那里的景风很美。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景风”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景风”的诗词

木兰花慢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蘋,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0)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

(0)

赠梁章钜联

凤质龙文,光华相映;景风淑气,仁寿同登。

(0)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二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0)

夏日登慈恩寺

金界时来一访僧,天香飘翠琐窗凝。

碧池静照寒松影,清昼深悬古殿灯。

景风蝉催节候,高空云鸟度轩层。

尘机消尽话玄理,暮磬出林疏韵澄。

(0)

今日何夕

今夕何夕,粲者如许。日在于参,心在于户。

心与火俱,火为心主。老人在南,盖得其所。

今夕何夕,粲者如许。其月蕤宾,其日甲午。

午与火俱,火为午主。老臣在南,盖得其侣。

今夕何夕,绵雨其零。于昨之日,维蜩始鸣。

有祥其声,我国无英,我公挺生。

今夕何夕,景风其飏。于明之朝,维月既望。

有祯其象,我后无相,我公直上。

今夕何夕,袢暑其蒸。于后之旦,维槿始荣。

有绰其声,我后中兴。我公协成,有功有能。

我后显旌,不伐不矜。

我氓盛称,我氓盛称,我公长生。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