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赝迹的词语解释
赝迹的意思
拼音:yàn jì    注音:ㄧㄢˋ ㄐㄧˋ
基本解释

见“ 贋迹 ”。
亦作“贗蹟”。伪造的书画墨迹。 清 王夫之 《后雁字诗》之十九:“贋迹徒相似,鸿儒亦借誉。” 清 方文 《赵山子斋头看沉石田画》诗:“贋蹟无非 沉石田 ,此图山水是真传。” 张珩 《怎样鉴定书画》四:“不少赝迹上的伪 宣和 玺,往往是漫无规律,乱打乱盖的。”

基本含义
指假冒的、伪造的迹象或痕迹。
详细解释
赝迹是由“赝”和“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赝指假冒、伪造,迹指痕迹、迹象。赝迹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某事物或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却是伪造的,具有欺骗性质。
使用场景
赝迹常用于描述艺术品、文物、货币等领域中的伪造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虚伪、虚假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赝迹也可以用于指代各种伪劣产品或行为。
故事起源
赝迹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赝鼓》中。据传,古代鼓是用来祭祀神明或庆祝盛典的乐器,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然而,有些人为了图利,制造了假的鼓来欺骗人们。这就是“赝鼓”一词的由来,后来衍生出了“赝迹”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这幅画的赝迹已经被专家识破了。2. 他的言行总是充满了赝迹,让人无法相信他的诚实。3. 这个市场上到处都是赝迹货,要小心购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赝迹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一片沙漠中发现了一座宝藏,但当他仔细观察时发现,这座宝藏其实是由假金子制成的。这个场景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赝迹的意义,即表面上看起来是宝藏,但实际上是伪造的。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艺术品、文物、货币等领域中的伪造现象,以及如何鉴别真伪。此外,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以假乱真”、“伪装成羊的狼”等,来扩展对赝迹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游戏里的宝石看起来很亮,但是我怀疑它们可能是赝迹。2. 初中生:他的微笑虽然很甜美,但是我能感觉到其中的赝迹。3. 高中生:这个政客的演讲充满了赝迹,我们不能被他的表面所欺骗。4. 大学生: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上的很多信息都可能是赝迹,我们要保持警惕。5. 成年人:在购买贵重物品时,一定要小心赝迹,不要上当受骗。
(0)
诗文中出现“赝迹”的诗词

汉淳于长夏承碑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书丰作丰从同同。

华家雕落谨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纸。

芝英见瑞岂偶然,过眼云烟良足纪。

(0)

兰亭四首·其三

寻常脩禊事,兹地以人传。

急湍清流在,崇山峻岭然。

帖空争赝迹,诗幸罄名篇。

我入兰亭会,高吟肯后旃。

(0)

后雁字十九首·其十九

未肯负居诸,飘流不废书。

长涂收史料,小正作经疏。

赝迹徒相似,鸿儒亦借誉。

鲲鹏聊志怪,终是不才樗。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