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久病。《后汉书·蔡邕传》:“ 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 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 基本含义
- 指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 详细解释
- 滞病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滞指停滞、阻塞,病指疾病。滞病的意思是指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 使用场景
- 滞病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导致病情恶化的情况。可以用于医学领域、健康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谈论疾病的场景。
- 故事起源
- 关于滞病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的意义源于人们对疾病治疗的重视。滞病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 词语结构
- 滞病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感冒没有及时治疗,结果滞病成了肺炎。2. 这种疾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很容易滞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滞病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河流被堵塞,水流无法顺畅,就像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健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病入膏肓”、“病急乱投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感冒没有及时治疗,滞病成了了肺炎,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 初中生:医生告诉我,如果感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让疾病滞病,否则后果很严重。
- 3. 高中生
- 在健康教育课上,老师提到了滞病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不要忽视身体的信号。希望以上关于“滞病”词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