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事典的词语解释
事典的意思
拼音:shì diǎn    注音:ㄕㄧˋ ㄉㄧㄢˇ
4. 大学生
我在事典中找到了这个概念的详细解释。5. 成年人:我经常使用事典来查询专业术语的定义。
使用场景
事典在学习和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读者查找和理解不熟悉的词语和概念,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能力。无论是学生、教师、研究人员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事典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例句
1. 他经常翻阅事典查找生词的释义。2. 这本事典收录了大量的地理知识。
基本含义
指收录了各种事物的详细资料和知识的书籍或工具,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基本解释

(1).治事的规章。《周礼·天官·大宰》:“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 赵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 杜预 注:“典,常也。” 唐 苏頲 《命姚崇等北伐制》:“入敷事典,省阁称其闲练;出综条察,吏人畏其严明。”
(2).专门辑集有关礼制事件的类书。《明史·艺文志三》有 徐袍 著《事典考略》六卷。
(3).典故之一类。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别于语典。

延伸学习
了解不同类型的事典,如汉语词典、英语词典、法语词典等,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它们。掌握使用事典的技巧,如如何查找单词的含义、如何理解例句的用法等。通过阅读事典,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言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事典查到了这个生词的意思。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在事典中找出这个地名的解释。3. 高中生:他是个爱读事典的人,对各种知识都很了解。
故事起源
事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事典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尔雅》,它是一本收集了古代文字的字义和用法的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典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全面收录各种知识和信息的工具。
英文翻译

1.encyclopedia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事典”拆分为“事”和“典”两部分来记忆。将“事”与“事物”联系起来,表示收集各种事物的意思;将“典”与“规范”联系起来,表示准则和规范。通过与事典的基本含义相联系,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词语。
词语结构
事典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由“事”和“典”组成。其中,“事”表示事物、事情,“典”表示规范、准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收集和归纳各种事物的准则和规范。
详细解释
事典是一种汇集了各种事物的详细资料和知识的书籍或工具。它通常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事物的定义、解释、例句、用法等信息。事典通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汉语词典、英语词典、法语词典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0)
诗文中出现“事典”的诗词

寄陈国录

秋宵一何长,客梦一何短。

坐为识丁累,弹铗落孤馆。

所思渺寒江,苦惜会面罕。

岂无相携人,情话谁与款。

昔为爨下桐,今为沟中断。

江风摇青灯,几砚尘欲满。

不惯事典签,与子书亦懒。

传闻教辟雍,如乐得嶰管。

诸生声利尘,颇欲一湔浣。

何时夜雨床,共话晴云碗。

(0)

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其一

湛湛浈江水,英英庾岭云。

昔有幽潜士,于此扬清芬。

努力追千古,潜心事典坟。

豪华俗所悦,而乃厌尘氛。

圣功始克复,章句岂徒云。

名教自足乐,嘉尚志不群。

式闾慕高义,交者意独勤。

令子承先德,通籍迩明君。

应时树嘉绩,奕奕振前闻。

义方馀世泽,取赢属后昆。

(0)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三

八月初凉后,千年此去长。

朝廷留事典,户牖想容光。

濯景游霄极,乘云返帝乡。

春秋大居正,天统付元良。

(0)

送春

送春何事典春衣,销得杨花几度飞。

掌上玉杯成惯见,年年长是送春归。

(0)

晚秋郊居八首·其五

病夫慵出长蓬蒿,但见刍薪价益高。

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