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束身的词语解释
束身的意思
拼音:shù shēn    注音:ㄕㄨˋ ㄕㄣ
使用场景
束身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场合或者提醒他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场合中,可以用来告诫员工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家庭教育中,可以用来教导孩子要懂得自律。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应该束身言行,起到表率的作用。2. 他从小就被教育要懂得束身,不随便发脾气。
基本含义
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谨慎自守。
基本解释

◎ 束身 shùshēn
(1) [self-restrained]∶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身自修
(2)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束身以受命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谨慎、自律相关的成语,如“谨言慎行”、“守口如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束身,不随意说脏话。2. 初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束身,遵守礼仪。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束身为人。4. 大学生:在校园里,我们要自律,束身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
故事起源
束身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阳货》。孔子曾经对弟子阳货说:“子见齐衰者与?见卑者与?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礼不言,非礼不动。吾从女子学礼。”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看到衣衫褴褛的人和低贱的人都能礼貌待人,他才会和他们交往。孔子强调了一个人要有自己的规范,不随便言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束身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束缚住,只能动弹有限,不能随意行动,这样就能记住束身的意思。
词语结构
束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1).自缚其身。表示归顺。《淮南子·人间训》:“ 卫 君之来也, 卫国 之半曰:‘不若朝於 晋 。’其半曰:‘不若朝於 吴 。’然 卫 君以为 吴 可归骸骨也,故束身以受命。”《梁书·袁昂传》:“ 永元 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 昂 独拒境不受命…… 建康 城平, 昂 束身诣闕, 高祖 宥之不问也。” 唐 罗隐 《谗书·妇人之仁》:“ 汉祖 得天下,而 良平 之功不少焉。吾观 留侯 破家以讐 韩 , 曲逆 束身以归 汉 ,则有为之用,先见之明,又何以加焉。” 清 戴名世 《书许荣事》:“吾所以起兵,第获保乡土亲戚,以待真主,束身归命,吾之愿也。”
(2).约束自己,谓不放纵。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臣 畅 知大贷不可再得,束身不敢復出。”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诸郡守长,於苍黄中侵取官财,用以封植,后皆自败,并伏其辜;惟公束身而归,毫釐无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自戊午兴大狱,而朱门后起之秀始知束身安分。”
(3).裹身。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 磨勒 笑曰:‘后夜乃十五夜,请深青绢两疋,为郎君製束身之衣。’”《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黄罗抹额,污驂皂罗袍光;袖绣团花,黄金甲束身微窄地。” 明 袁宏道 《闲居》诗:“藤带丝袍强束身,壮风虽厉不吹尘。”

(0)
诗文中出现“束身”的诗词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0)

贺收复秦原诸州诗

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

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

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

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

(0)

赠三侍御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

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

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

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

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

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

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餐。

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

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

(0)

白雀歌并进表

白雀飞来过白亭,鼓翅翻身入帝城。

深向后宫呈宝瑞,玉楼高处送嘉声。

白衣白鞟白纱巾,白马银鞍佩白缨。

自古不闻书不战,一剑能却百万兵。

王母本住在昆崙,为贡白环来入秦。

汉武遥指东方朔,朕感白霞天上人。

紫亭南岭白狼游,为效祯祥属此州。

昔日周王呈九尾,争似如今耀斗牛。

白旗白绂白旄头,白玉雕鞍白瑞鸠。

筑坛待拜天郊后,自有金星助冕旒。

白岩圣迹俯王都,玉女乘虚定五湖。

白广山巅云缭绕,人歌圣德满长衢。

金鞍山上白犛牛,摆撼霜毛始举头。

绕泉百匝腾空去,保王社稷定徽猷。

白山堤下白澄津,一道长河夹岸春。

白雪梨花连万朵,王向东楼拥白云。

东苑西园池白蘋,白渠流水好阳春。

六宫尽是名家子,白罗绰约玉颜新。

平河北泽白龙宫,贺拔为王此处逢。

昨来再起兴云雨,为赞君王瑞一同。

嵯峨万丈耸金山,白云凝霜古圣坛。

金鞍长挂湫南树,神通日夜助王欢。

山出西南独秀高,白霞为盖绕周遭。

山腹有泉深万丈,白龙时复震波涛。

白楼素屏白银钩,砌玉龙墀对五侯。

雉尾扇移香案出,似月如霜复殿幽。

白牙归子白铠炉,倚障虬蟠衔白珠。

白衣童子携白绂,宫官执持银唾盂。

应须筑殿白金栏,上禀金方顶盖圆。

白玉垒阶为蹬道,工输化出大罗天。

白衣殿下白头臣,广运筹谋奉一人。

白帝化高千古后,犹传盛德比松筠。

白衣居士写金经,誓弼人王不出庭。

八大金刚持宝杵,长当护念我王城。

白坛白社白莲花,大圣携持荐一家。

太子福延千万叶,王妃长降五香车。

楼成白璧钻珠珍,五部龙轩倚桷新。

葛拱白平红镂顶,白龙行雨洒埃尘。

白旌神纛树龙墀,白象衔珠尽合仪。

春光驾幸东城苑,雅乐前临日月旗。

百官在国惣酋豪,白刃交驰未告劳。

为感我王洪泽厚,尽能平虏展戎韬。

白裾皂履出众群,国舅温恭自束身

罗公挺拔摧凶敌,按剑先登浑舍人。

白雪山岩浣海清,六戎交臂必须平。

我王自有如神将,沙南委付宋中丞。

白屋藏金镇国丰,进达偏能报虏戎。

楼兰献捷千人喜,敕赐红袍与上功。

文通守节白如银,出入王宫洁一身。

每向三危修令得,唯祈宝寿荐明君。

填词陈白未能休,笔势相催白汗流。

愿见金山明圣主,延龄沧海万千秋。

(0)

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

去贪嗔,除鄙吝,十二时中须谨慎。

炼磨真性若虚空,自然战退魔军阵。

勤学业,寻师匠,说与行人堪倚仗。

莫教心地乱如麻,百岁光阴等閒丧。

踵前贤,效先圣,尽假闻思修所证。

行住坐卧要真专,念念无差始相应。

佛真经,十二部,纵横指示菩提路。

不习不学不依行,问君何日心开悟。

速须救,似头燃,莫待明年与后年。

一息不来即后世,谁能保得此身坚。

不蚕衣,不田食,织妇耕夫汗血力。

为成道果施将来,道果未成争消得。

哀哀父,哀哀母,咽苦吐甘大辛苦。

就湿回乾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

一旦中,求剃落,八十九十无倚托。

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

福田衣,降龙钵,受用一身求解脱。

若将小利系心怀,彼岸涅盘争得达。

善男子,汝须知,修行难得似今时。

若得出家披缕褐,犹如浮木值盲龟。

大丈夫,须猛利,紧束身心莫容易。

倘能行愿力相扶,决定龙华亲授记。

(0)

海东青行

海东青,高丽献之天子庭。

万人却立不敢睨,玉爪金眸铁作翎。

心在寒空鞲在手,一生自猎知无偶。

孤飞直出大鹏前,猛志岂落鴐鹅后。

是日霜风何栗冽,长杨树羽看腾瞥。

奔云突雾入紫霄,狡兔妖蟆洒丹血。

束身归来如木鸡,众鹘欲并功难齐。

尔辈无材空碌碌,不应但费官厨肉。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