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元和体的词语解释
元和体的意思
拼音:yuán hé tǐ    注音:ㄧㄨㄢˊ ㄏㄜˊ ㄊㄧˇ
基本解释

指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 元稹 开创的一种诗风。因昌盛于 元和 ( 唐宪宗 年号)年间,故名。《旧唐书·元稹传》:“ 稹 聪警絶人,年少有才名,与 太原 白居易 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 元 白 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 郭绍虞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五章二:“ 白居易 字 乐天 ,其先 太原 人。他和 元稹 结为诗友,继承 杜甫 新题乐府之作,用浅显的笔调,提倡现实主义的诗,当时人称为‘元和体’。”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作品的风格、格调纯正,符合古人的风范或标准。
详细解释
元和体是一个文学术语,最早出现在《文选·文心雕龙·文体》一书中。元和体指的是文章或作品具有纯正的风格和格调,符合古人的风范或标准。它强调了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的古典美和传统特征,包括语言的规范、修辞的巧妙、句式的优美等。
使用场景
元和体常常用于文学评论、文学创作等领域,用来评价一篇文章或作品是否符合古人的风范,是否具备古典美和传统特征。
故事起源
元和体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一书。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提到了元和体这个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它的意义和要求。
词语结构
元和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这篇文章的元和体十分出色,符合古人的风范。2. 他的作品虽然现代,但仍然保持了元和体的特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元和体与纯正、古典美这些相关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另外,可以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人的风范和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元和体这个概念。
延伸学习
学习元和体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文学风格和文学理论,比如古文、骈文、诗词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语言规范,符合元和体的要求。2. 初中生: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还保持了元和体的风格。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完全符合元和体的要求。
(0)
诗文中出现“元和体”的诗词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0)

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其三夜宿九峰寺

冥逐归云入远山,九峰环立似人间。

摩挲石刻元和体,矍铄僧谭宣政间。

往古来今浑昨梦,只鸡斗酒强开颜。

明朝酌取龙湫水,直上层霄不复还。

(0)

次韵德升再讲酬唱

莲社追攀每愧心,诗盟此假偶重寻。

孤高旧压元和体,清警新闻正始音。

龟洛赋成应夺锦,鸡林价重定酬金。

自怜潦倒无佳制,东望家山但越吟。

(0)

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美微之也。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予与微之前后寄和诗数百篇,近代无如此多有也。
予除中书舍人,微之撰制词;微之除翰林学士,予撰制词。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微之长庆初知制诰,文格高古,始变俗体,继者效之也。
众称元白为千字律诗,或号元和格。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余尘。
[蔡邑无儿,有女琰,字文姬。
陶潜小儿名通子。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