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东汉 时为表彰 郑玄 之德在其故乡所造之门。故址在今 山东省 高密县 西北。《后汉书·郑玄传》:“昔 东海 于公 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閭,矧乃 郑公 之德,而无駟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品德上与道德标准相符合,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 详细解释
- 通德门是由“通”、“德”和“门”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通”表示通达、通顺,“德”表示品德、道德,“门”表示门路、门径。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品德上与道德标准相符合,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通德门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养品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 使用场景
- 通德门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道德方面表现出色,受到社会的赞许和尊重。可以用于赞美那些遵守道德规范、品德高尚的人或团体。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企业在商业行为中遵守诚信原则,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中处处遵循道德准则,受到周围人的敬重和喜爱。
- 故事起源
- 通德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孔子。据传,孔子在一次旅行中经过一个叫做德门的地方,他发现那里的人们都非常讲究修养和道德。于是,孔子对德门的人们赞叹不已,并说:“你们这里的人都通达于道德之门,真是令人敬佩!”后来,人们就用“通德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品德上与道德标准相符合。
- 词语结构
- 通德门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义。
- 例句
- 1. 他是一个通德门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色。2. 这个企业一直秉持着通德门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支持。3. 她是一个通德门的老师,学生们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门,门上写着“通德”两个字,表示通过这扇门的人都是通达于道德之门的人,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道德和品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德行天下”、“品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变成通德门的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通德门的科学家,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成为一个通德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