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周文王 苑囿名。《诗·大雅·灵台》:“王在 灵囿 ,麀鹿攸伏。” 毛 传:“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囿,言灵道行於囿也。”《后汉书·班固传下》:“外则因原野以作苑,顺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 梁騶 ,义合乎 灵囿 。” 李贤 注:“此言鱼兽各得其所,如 文王 之 灵囿 也。” 明 张居正 《苑田纪》:“臣闻设苑以资观游……有国者所不废也。然而 灵囿 之咏,独归 周文 。”
(2).泛指帝王畜养动物的园林。 三国 吴 韦昭 《从历数》诗:“凤凰栖 灵囿 ,神龟游沼池。” 南朝 梁 陆云公 《御讲般若经序》:“归倾宫之美女,共 灵囿 於庶人。” 侯仁之 《历史上的北京城》:“因为当时曾经在这里养过一些珍禽异兽,所以又叫做‘灵囿’,是皇家动物园的意思。”
(3).对苑囿的美称。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 灵囿 繁石榴,茂林列芳梨。”
(4).指仙界的苑囿。《云笈七籤》卷九八:“琳瑯敷灵囿,华生结琼瑶。”
(5).比喻精粹汇集之所。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苟抽秘思,骋妍词,斯焉採摭,靡能尽者,抑亦文章之灵囿已。”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才思敏捷、机智敏锐,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 详细解释
- 灵囿由“灵”和“囿”两个字组成。“灵”表示聪明、机智,“囿”表示园林、围墙。成语中的“囿”原指园林中的围墙,意味着内外有别、有限制。因此,“灵囿”比喻人的才智过人、反应敏捷,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反应能力出众,可以用于表扬聪明机智的人或者赞美某人在困境中的灵活应对能力。
-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篇《灵囿》的文章,描述了一位园林设计师在布置园林时,巧妙地利用墙壁和园林中的景物,使人感到进入另一个世界。后来,人们将这种巧妙的设计比喻为人的才智过人、反应敏捷的“灵囿”。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思维敏捷,真是个灵囿之才。2. 在困境中,他展现出了灵囿的智慧和勇气。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灵囿”与灵活的园林景观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巧妙设计的园林中,各种景物之间巧妙地连接,给人以灵活、聪明的感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智慧、机智相关的成语,如“机智过人”、“才思敏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总是那么灵囿,老师都夸他聪明。2. 初中生:面对困难,他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个灵囿之才。3. 高中生:他的思维灵活敏捷,可以称之为灵囿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