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陈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文字表达充分、详尽。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陈述言辞有力、有条理。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充满了陈牍,缺乏实际的行动计划。2.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陈牍,没有新意。
- 基本含义
- 陈述言辞,旧时指上奏的文字。
- 基本解释
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之四:“水流花谢中,何处寻陈牘?”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陈述言辞相关的成语,如“陈词滥调”、“陈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了一篇作文,老师说我用了很多陈牍,需要加上一些新鲜的观点。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在演讲比赛中使用陈牍,要求我们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我读了一本小说,作者的陈牍写得非常生动,让我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
-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和荀卿的对话。孟子说:“有一天,我和荀卿在一起,他说了很多好听的话,我听了很受启发。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言辞只是空洞的陈牍,没有实际行动。”这个故事中的“陈牍”一词,后来就成了成语,用来形容言辞空洞、没有实际行动的陈述。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陈牍”和“陈述言辞”的意思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块牍板,上面写满了陈述的文字。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陈牍指的是旧时上奏的文字,也可以泛指陈述言辞。成语中的“陈”表示陈述,表明将某事物呈现出来;“牍”指的是写字的牍板,代指文字。整个成语意味着将某事物书写出来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