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短拙 duǎnzhuō
[shallow and clumsy] 浅陋笨拙
- 详细解释
(1).浅陋笨拙。常用作谦辞。《旧五代史·唐书·卢程传》:“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 宋 苏辙 《辞召试中书舍人状》:“顾臣才力短拙,重以衰残,曾未逾年,致身华近,必貽公议,难以自安。”
(2).谓短拙之见。 宋 司马光 《三省咨目》:“ 光 比日牵强入朝,欲与诸公商议数事,贡其短拙,以求采择。”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或才能简单而拙劣。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自嘲或谦虚的场合,形容自己的才能或表达能力有限。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战国时期,赵国的平津侯赵胜是一个非常聪明才智的人,但他却非常谦虚,经常自称“短拙”。这个成语就是源自于这个故事。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我的才艺短拙,不能与你相比。2. 小明虽然短拙,但他勤奋努力,一直在进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上,他的脚很短,走路非常拙劣,这样就可以联想到“短拙”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能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一窍不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画画短拙,颜色都涂错了。2. 小学生:我数学短拙,老师总是批评我。3. 中学生:我英语短拙,口语表达不流利。4. 大学生:我写作短拙,每次论文都得花很长时间。5. 成人:我演讲短拙,总是紧张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