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抗旌的词语解释
抗旌的意思
拼音:kàng jīng    注音:ㄎㄤˋ ㄐㄧㄥ
使用场景
抗旌通常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面对强权压迫时,勇敢地反抗和抵抗,坚持自己的真理和原则。
例句
1. 他们不屈服于压力,勇敢地抗旌到底。2.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抗旌奋勇前进。
基本含义
抵抗权势,不屈服于权威。
基本解释

举旗。《汉书·终军传》:“票骑抗旌, 昆邪 右衽。”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前驱举燧,后乘抗旌。” 晋 石崇 《王明君词》:“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元 杨载 《送张宣抚使岭南》诗:“抗旌辞朝野,击楫渡 湘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抗旌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屈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屈原一样勇敢,抗旌不屈。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抗旌,坚持自己的信念。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英雄都曾抗旌不屈,为了正义和自由而奋斗。4.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勇敢地抗旌,追求真理和公正。
故事起源
抗旌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于国家,直言不讳,但却遭到了国王的排挤和权势的压迫。最终,屈原选择了自杀,以表达对权势的抗议和抵抗。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勇和忠诚,将他的名字与抵抗权势的意义结合,形成了成语“抗旌”。
记忆技巧
可以用“旌”字的发音“jīng”来联想“敬”,表示对权势的敬畏和抵抗。
词语结构
Subject + 抗旌
详细解释
抗旌是由“抗”和“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抗”表示抵抗、反抗,“旌”是古代指示威的旗帜。抗旌的意思是抵抗权势,不屈服于权威的压迫。
(0)
诗文中出现“抗旌”的诗词

应诏

肃承明诏,应会皇都。星陈夙驾,秣马脂车。

命彼掌徒,肃我征旅。朝发鸾台,夕宿兰渚。

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经彼公田,乐我稷黍。

爰有樛木,重阴匪息。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望城不过,面邑不游。仆夫警策,平路是由。

玄驷蔼蔼,扬镳漂沫。流风翼衡,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缘山之隈。遵彼河浒,黄阪是阶。

西济关谷,或降或升。騑骖倦路,载寝载兴。

将朝圣皇,匪敢晏宁。弭节长骛,指日遄征。

前驱举燧,后乘抗旌。轮不辍运,鸾无废声。

爰暨帝室,税此西墉。嘉诏未赐,朝觐莫从。

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怀永慕,忧心如酲。

(0)

题卧屏十八花.姚黄

抗旌汾浦根移白,竖箔蓝关花染红。

欲识龙媒空万马,宫袍黄挟御炉风。

(0)

再次韵四首·其二

翰墨场中对抗旌,黄陈一笔万钧轻。

武安屋瓦秋鼙震,湘水波光夜月晴。

沮洳求鱼真自笑,渚涯向若倍驰情。

吾生恨落任公后,不见投纶掣海鲸。

(0)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

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

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

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

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

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

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

(0)

王昭君辞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0)

秩郊禋

坛畤准圆方,神祗奠南北。

夕郎奏既俞,春卿议佥集。

睿想孚筮从,鸿图表景测。

膋燎迎初阳,寅威练嘉日。

祼献戾上公,参乘简元戚。

八骏夹电驰,六龙戴星出。

天路抗旌旄,云门间琴瑟。

殷荐升紫烟,告成瘗苍璧。

齐幄肃华班,旋涂厉清跸。

灵贶展斯今,仁孝光自昔。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