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统观的词语解释
统观的意思
拼音:tǒng guān    注音:ㄊㄨㄙˇ ㄍㄨㄢ
基本解释

总的观察。 清 薛福成 《治河》:“否则狃於习见而不能统观全局者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由<矢彝考释>论到其它》:“统观此彝铭语, 明公 与 周公 判为二人。”

基本含义
全面而综合地观察、考虑和处理问题。
详细解释
统观是指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不局限于片面的、局部的视角。它强调要全面、综合地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使用场景
统观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具有全面、深入的思考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也可以用于指导工作、研究等领域,要求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
故事起源
统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原文是:“其人有统观之志。”这里的“统观”指的是一个人具备全面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词语结构
成语“统观”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能够统观全局,做出明智的决策。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统观的思维方式。
记忆技巧
可以将“统观”这个词与“全面观察”、“综合思考”等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一览无余”、“洞察一切”等,以扩展对全面观察和思考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统观整个问题,不能只看一部分。2.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要有统观的思维,不能只关注一个方面。3. 高中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要能够统观全局,理解科学的发展和应用。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中,要具备统观的能力,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0)
诗文中出现“统观”的诗词

王麓台秋山红树图为家六榆明经题

司农家法守奉常,画笔突过琅玡王。

上探元化著翰墨,特抒理奥为形相。

营邱骨干大痴法,少时得髓便自强。

内廷簪笔充供奉,润色天采卓煌煌。

纸材宣德墨嘉树,神之所驶心飞扬。

脱其凡习出沈着,有如魔杵持金刚。

兹图洒落能郁苍,谁凌九疑俯大湘?

平波衍媚翠初沐,鸭凫不乱藻荇香。

灵根巉削拄平岫,远脉迤逦收危冈。

云澜荡漾散金碧,树枝高下骈丹黄。

将沈未沈有残照,若断不断疑石梁。

天门窈窕广眉佛,瑶宫旖旎仙姝妆。

统观大势极凝鍊,知由厚蕴中礴磅。

不写秋貌写秋意,感我心腑生清凉。

乃稽款题识所自,当为应诏开琳琅。

遥知天子抚玉几,龙威坐省南书房。

黼扆屏障半公手,赐诗遂得荣图章。

弟子唐赵亦能事,但于清浊争否臧。

何时流落向人世,尺楮直许千金颃。

吾家云东夙好古,示我百轴陈缥缃。

独于此卷重拂拭,如披众宿辉银潢。

平生所见半赝本,区区古欲多难偿。

只今十日不厌读,梦寐亦接霞虹光。

匡庐台宕在天地,愧使云水成沧桑。

(0)

挽彭玉麟联

投笔是诸生,灭贼是少保,江防善后是尚书,统观能报国能洁身之元勋,独成一是,时局转中兴,随意养高陪寿岳;

威名同曾左,战功同罗杨,洋务坚持同岑鲍,惟有不爱钱不怕死之介节,谁与从同,史宬存遗疏,敢言无罪侍先皇。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