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是时,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张守节 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 瓘 指剑以示曰:‘ 瓘 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赵翼 《古州诸葛营》诗:“想是擒纵声威在,一时羣蛮尽辟易。”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 阔亭 的眼,使 阔亭 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2).指屏退;击退。《北史·序传·李晓》:“行至 成皋 ,为 滎阳 令 天水 阎信 所疑,辟易左右,谓 晓 曰:‘观君仪貌,岂是常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闻有贼,奋臂前驱,十数人輒辟易千人。”
(3).引申为消失。 宋 司马光 《朝鸡赠王乐道》诗:“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羣阴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4).狂疾。《国语·吴语》:“ 员 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 越 之擒也。 员 请先死。” 韦昭 注:“辟易,狂疾。”
(5).拜服;倾倒。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大雅既沦丧,吾子敦诗书。作者皆辟易,叹君 杨 马 餘。” 清 王晫 《今世说·捷悟》:“每雄谈,四座为辟易。”
(6).谓解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陈奇猷 校释:“‘辟易’係古人恒言。《史记·项羽本纪》云:‘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是‘辟易’者,其地原为人或物所佔据而后避开之义。此文既是説耕稼,则田地辟易是相对於田地固冻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冻。”
- 基本含义
- 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 详细解释
- 辟易一词由“辟”和“易”两个字组成。辟,意为排除、克服;易,意为容易。辟易的含义是通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 使用场景
- 辟易常用于形容克服困难、化解障碍,使得原本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通过努力和智慧,成功地克服了困难,使事情变得顺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在面对挑战时,通过团结合作、积极应对,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使工作变得顺利。
- 故事起源
- 辟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天运》一篇中。据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齐宣王的君主,他非常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带着一群臣子去打猎,却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回去的路。大家都很焦急,不知道该怎么办。齐宣王心生一计,他让大家抬起头来观察天空,发现天空中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宛如指引之灯。于是,众人跟着星星的方向走,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能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 词语结构
- 成语“辟易”的结构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辟”和形容词“易”组成。
- 例句
- 1. 他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和努力,终于辟易了考试中的难题。2. 这个团队面临了很多困难,但他们通过团结合作,辟易了所有的问题。3. 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始终坚持下去,最终辟易了所有的障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记忆成语“辟易”。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片荆棘丛生的道路上,面对前方的困难和障碍。但是,你拿出一把剑,砍断了所有的荆棘,使道路变得平坦,事情变得容易。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相关的成语,如“力挽狂澜”、“闻鸡起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辟易很多难题,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面对高中的升学压力,我要辟易困难,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我要辟易各种困难,保持自信,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的困难,我要辟易一切障碍,努力找到理想的工作。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困难,我要辟易障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