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学习或其他努力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辛勤劳动者的赞扬和尊重。
- 例句
- 1. 努力学习是成为优秀学生的菽水。2. 勤奋工作是成功的菽水。
- 基本含义
- 指田地里的水,比喻一切劳动的基础。
- 基本解释
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子路 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宋 陆游 《湖堤暮归》诗:“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髮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齏盐之分。”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只愁母老羣儿幼,菽水蒲编供不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劳动价值观,以及其他与劳动和奋斗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就是家庭的菽水。2. 初中生:努力学习是考取理想大学的菽水。3. 高中生:勤奋工作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菽水。4. 大学生:创业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这些努力就是事业成功的菽水。
-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庙堂赋》云:‘菽水之功,一也;云阶之功,二也;黄宫之功,三也。’”意思是说,菽水之功是最基础的劳动,是其他劳动的基础。后来,人们将“菽水”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切劳动的基础。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菽水”与田地里的水和劳动的基础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详细解释
- 菽,豆子的一种;水,指田地里的水。成语“菽水”比喻一切劳动的基础,也指劳动者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