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触类而长的词语解释
触类而长的意思
拼音:chù lè ér cháng    
使用场景
触类而长常用于描述通过类比学习的过程。它可以用于讨论学习方法,培养智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在不同领域中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到新的情境中。
例句
1. 他通过观察和学习大自然中的植物,触类而长,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园艺师。2. 孩子们可以通过触类而长的方式,学习到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基本含义
通过观察和学习某个事物的特点和方法,去推测和学习其他事物的特点和方法。
延伸学习
触类而长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除了观察和学习事物的特点和方法,还可以通过比较和类比来推测和学习其他事物的特点和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观察和学习爸爸做饭的方法,触类而长,学会了做一道简单的菜。2. 初中生:我通过观察和学习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触类而长,提高了自己的篮球技巧。3. 高中生:我通过观察和学习历史上的伟大领袖,触类而长,明白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和责任。4. 大学生:我通过观察和学习企业家的成功经验,触类而长,提升了自己的创业能力。
故事起源
触类而长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触类篇》。据说,古代有一个叫淮南王的人,他曾经遇到一只鹰和一只兔子同时在他面前出现。淮南王观察到鹰的翅膀和兔子的耳朵都很长,于是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鹰可以通过翅膀飞翔,兔子可以通过耳朵听到声音,所以他认为,如果人也能像鹰一样飞翔,像兔子一样听到声音,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使用触类而长这个成语来形容通过观察和学习一种事物的特点和方法,去推测和学习其他事物的特点和方法。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触摸和学习相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触摸不同的物体,通过触摸来学习它们的特点和性质,从而触类而长。
词语结构
触类而长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触”表示触摸、接触,“类”表示类别、相似,“而”表示连词,“长”表示学习、成长。
词语解释
chù lèi ér cháng ㄔㄨˋ ㄌㄟˋ ㄦˊ ㄔㄤˊ

触类而长(觸類而長) 

语本《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孔颖达 疏:“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意谓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其餘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至於序述哀情,则触类而长。”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触类而长,实繁其徒。” 章炳麟 《訄书·清儒》:“ 焦循 为《易通释》,取诸卦爻中文字声类相比者,从其方部,触类而长,所到冰释。”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触类而长”的诗词

元符祀感生帝五首·其五送神用《普安》

俯临下土,回复上天。触类而长,荷福无边。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