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还其本来的状态。 汉 班固 《东都赋》:“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南朝 梁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灭俗归真,必反其俗。” 唐 刘长卿 《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作范宫闈睦,归真道艺超。”
(2).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释氏死谓涅盘、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 唐 杨炯 《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百年夭枉,一旦归真。”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莹然摩尼,归真於土。” 清 赵翼 《王惺园相公挽诗》:“鼇项科名位秉钧,何期致政遽归真。”
- 基本含义
- 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 详细解释
- 归真是指回归本真,返璞归真的意思。表示人们应该摒弃虚伪、表面的东西,回归到最本真、最真实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们追求真实、纯粹、本真的心态和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回归本质、简单纯粹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归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人们应该追求真实、本真的观点。
- 词语结构
- 归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 例句
- 1. 他的表演非常归真,观众都被他的真情所打动。2. 这个小孩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一直保持着归真的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归真这个成语与回归本真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从虚伪的外表中脱离出来,回到最本真、最真实的状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真实、本真相关的成语,如真心实意、真假难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自己能够归真,做一个真实、真诚的人。2. 初中生: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都追求名利,很难归真。3. 高中生: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归真的学习态度。4. 大学生:大学生活是一个追求真理、归真的阶段,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