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的体态柔软、动作灵活,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物的形状纤细纤弱。
- 例句
- 1. 她的身材辽索,舞姿优美。2. 这条小蛇辽索地爬行着。
-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或人体的柔软、细长、纤弱。
- 基本解释
辽远索漠。 晋 卢谌 《时兴》诗:“下泉激冽清,旷野增辽索。”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炎蒸困覊旅,南海何辽索。”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柔软”、“细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手指辽索地弹奏着钢琴。2. 初中生:他的身材辽索,是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3. 高中生:这条船的船身辽索,可以轻松穿过狭窄的河道。
- 故事起源
- 辽索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马援传》中,用来形容马援身体柔软、轻盈,敏捷灵活。后来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辽索”联想为一条柔软、细长的绳子,绳子可以轻松弯曲和穿过狭窄的空间,所以可以用来形容柔软、细长、纤弱的事物。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辽索形容物体或人体的柔软、细长、纤弱。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身体柔软灵活,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物的形状纤细纤弱。